第一百六十二章 引玉
后来,飞檐退下了。四下再无旁人,程肃告诉我,不必担心疫病的问题,他都了解清楚了,疫情已经过去,而那些老人孩子们,也是确信了可以离村,方敢奔赴他乡的。
如此说来,地方官并未不负责任,相反的,他们不但组织了赈灾,还较好地控制了疫情,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他们不得不送走一批灾民,这才导致了眼前灾民聚集于皇城外的结果。
我想,我几乎已经怪不了任何人,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任谁都无法力挽狂澜。
如今我能做的,恐怕唯有竭力挽回,尽可能地将损失降到最低了。
是以,我和程肃很快将早朝前未能及时探讨的赈灾方案提上了议程。
“赈灾无疑需要⾜够的财力,但是如今的南浮,国库并不充盈。”程肃一边迅速翻阅着一本史册,一边叙述着业已被我认清的现实“所以,我们需要银子。”他毫不避讳地说着,停下了翻找的动作,大概是刚好找到了他要找的那一页“你看这里。”他指着某一页上的文字道“南浮历史上,曾有皇帝借着自己的寿辰,暗示文武百官献上贺礼。而那些贺礼,最后都被送到了部分地方官那里,作为赈灾的备用款。”
“这招够的啊。”我一面默读他指给我看的记载,一面听他简洁明了地概括,不由心下一乐“皇上要礼物,群臣哪有不争着拍马庇的?有谁会想到,竟是被集体摆了一道呢?”
“嗯,倘若直言要众臣捐献财物,那他们必定多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并且也筹不到多少银两。”程肃点点头,表示认可“但若是假意索要寿礼,那么众人定会争相献宝,以博龙心大悦。”
“结果竹篮打⽔一场空,还只能在心里叫苦。”设想着许多年前有这样一群哑巴吃⻩连的大臣,我不由得将他们和前朝的那群狐狸们重叠在了一块儿,然后忍不住就扬了扬嘴角“这一招确实巧妙。”
“也许,你可以一试。”他忽而抬起头来,注目于我。
“…”余光注意到对方投来征询的目光,我亦抬眼,与之四目相接。
“近十年来,南浮的确是多灾多难,不光是沛河沿岸,不少地方恐怕都已不堪灾难带来的重负。而国库…”他顿了顿,双眸定定地看着我“同样难以负担。”
“是因为这样…”我下意识地移开了视线,若有所思地俯视着书册上的⽩纸黑字,脑中忽然浮现起男子眼中那昙花一现的隐忧之⾊“那个人才无所作为吗?”
话音落下,回应我的却是一阵沉默——这令我蓦然回过神来。
为什么我会突然想到了温故离?还鬼使神差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就好像是…在替他辩解一般。
这是中琊了吗我?
“…”见程肃一动不动地凝眸于我,我不由自主地瘪了瘪嘴,不自然地看向别处“⼲什么?我虽然不喜他,但也不至于不讲道理。”
“我知道。”他平静地肯定着“你一直都是明理的。”
“…”对方煞有其事的赞誉叫我反倒无言以对了“多谢夸奖啊…”是以,我只好眯起眼睛撇了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
等了半天也没等来什么反应,我抬起眼⽪重新注目于他,恰好对上他噙着淡笑投来的眸光。
他云淡风轻又意义不明的笑意令我莫名心头一紧,为了掩饰莫须有的尴尬,我灵机一动,看似随口道:“今天二十几了?”
“二十二。”他面不改⾊,从容作答。
“时间不多了,我们得抓紧。”我若无其事地将话题转移到正轨上“想出个合适的说辞来,好让文武百官自动掏包。”
“嗯…”他略作颔首“不过云玦,即便筹集到了一定数目的钱款,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此话怎讲?”我嘴上问着,脑袋也跟着思考起来。
“一个家国的财政,不可能长期靠着员官捐款捐物来维持。”他看着我,郑重其事地说着“而面对天灾**,我们也不能总是光做善后工作。”
“你是想说,应该从防灾⼊手,而非一味赈灾?”我推测着他的意思,意图向其确认。
“正是。”他笃定颔首,证实了他的想法与我的不谋而合“不管这些灾难是天神责罚还是科学使然,我们都有必要采取一些防患未然的措施。”
“像是筑堤坝防洪灾这种?”
“对。”
“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随即意识到了这一点。
他沉默以对,算是默认。
一方面要想法子在这各种技术落后的古代防灾减灾,一方面要让相当空虚的国库充盈起来——大工程啊…思及此,我不噤闭上眼,伸手了太⽳。
“一点一点来,先把眼前的事办好。”许是看出了我的心思,程肃这般出言宽慰。
我也明⽩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的道理,于是便睁开眼,扬着对他点了点头。
翌⽇,南浮前朝传出了一件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
户部尚书在上早朝的时候,意外收到了皇帝钦赐的字画。理由仅仅是,他的寿辰和国君的生辰仅一⽇之差。
“爱卿的生辰是腊月二十七,只比朕的晚了一天。朕觉得这倒不失为一种缘分,便想着写一幅字赠与爱卿,权当是朕给爱卿的贺礼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我笑语盈盈地说完这番话,那年近百半的户部尚书是何等的受宠若惊。他跪在大殿之上,于众目睽睽之下叩谢隆恩,并在部分同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颤颤巍巍地接过卷轴。
兴许事后他会如梦初醒,他的主上我,这是在抛砖引⽟呢。
不然,我又岂会在御赐墨宝之后,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十九年来头一回和満朝文武一同过生⽇的“期待”之情?
诚然,收了我的字,他总不能不懂什么叫礼尚往来吧?听了我的话,他们总不会一点也不明⽩我的言下之意吧?
两⽇后,我正提笔在案几前圈划,听闻了左相求见的禀报。
“如何?他们有没有忙活起来?”感觉到程肃已然踏着稳健的步伐翩然⼊室,我气定神闲地发问,并不急着抬头去看。
“如你所料,几乎全都在忙着挑选奇珍异宝。”少年好听的嗓音传至耳畔“据说,连皇城外的不少地方官,也闻风而动了。”
心中的预测得以坐实,我不噤暗自松了口气,莞尔一笑。我停下手中的笔,抬起脑袋,用目光锁定了来人的脸。
视线汇,相视而笑。
“看来小时候的书法没⽩练,虽然只是业余中的业余,但好歹还拿得出手。”
没错,我亲自写了四个字,将之作为寿礼赐予那户部尚书,为的就是以一种在情在理的方式提醒众臣:你们主子的生⽇就快到了,赶紧备好价值连城的礼物呈上。
而我之所以选择了亲笔书法作为敲门砖,是因为对于文武百官来说,无论多么昂贵的财宝都比不上一国之君的墨宝——更为关键的是,它不花钱。
“你啊…真够精的。”程肃难得调侃起我来,想必早已洞察了我的这点小心思。
“没办法啊…我缺钱。”我自然知道他绝无恶意,便淡定自若地挑了挑眉⽑,顺着话头装无辜“自然得精打细算。”
他不说话,只是看着我微笑。
“要不往后每到中秋节啊元宵节的,就写几个字送人…不对,⼲脆拿去拍卖,说不定假以时⽇,我就发了。”仗着自个儿一国女帝的⾝份,我煞有其事地遐想起来。
“物以稀为贵。”程肃淡然道。
“好吧。”我扬了扬眉,并不解释,只缘我相信——相信他能听得懂我是在说笑。
然后,我收起装模作样的神⾊,拿着一张纸,起⾝走到他的跟前。
“这些是我这两天整理出来的名单,你看看合适不合适。”说着,我将手里的⽩纸黑字递了过去“到时候贺礼收上来,统一折合成银两或是银票,分发给这些天灾频发的地区。”
程肃接过我递去的纸张,认真地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问:“你决定好了?要让那些灾难多发区的官民,自己解决问题?”
“嗯…”我抿颔首“平心而论,要让皇城以一己之力负担所有的灾民,确实是下下策。所以,分而治之,让当地府政自己消化,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
说话间,程肃似是看完了纸上的文字,忽而抬眼盯着我瞧。
“⼲什么又盯着我看…”我上下打量着他意味深长的神情,不由得心虚了三分“我不是说过了吗?又不是但凡温故离的观点,我都会予以否决。”
他闻言,似是笑而不笑,他眨了眨眼,说:“我可没提他。”
我不愿承认自己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于是嘴硬道:“那你看我⼲吗?”
“我在听你说话,不看你看谁?”
“…”程肃你其实是个腹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