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伤逝
人的一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如微尘般转瞬即逝。
如人生在宇宙一样,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每一秒,也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逝去。而绝无返回的希望。我们永远回不到昨天,我们永远活在此刻。而此刻也即将逝去,成为我们的回忆。
整个世界都在永不停息的脚步声中悄然逝去,于是我们渐渐走向衰老与死亡。这也许让我们绝望,然而世间万物都无法抗拒这样的力量,我们只能选择接受。不管我们有多么的不情愿,但却都无法逃脫。如有不甘或者抗拒也终是徒劳。
对于生命自⾝的规律,我们也许可以淡然、从容的面对,因为它是人世间最为公正的,对谁都一样。无论你的⾝份、地位、贫富等等,大抵到时候都是同一终点,都得归于虚无之地,同受腐朽之刑。
所以,我们对这种自然的逝去并没有太多的感伤。再者人生虽短,亦有百年,往往因其“遥远”而被我们遗忘。若是终曰思考,也终是于结果无改,则是自寻烦恼。
有一种逝去却是不同,它不是指生命的实体,而属于我们的心灵,这便是人类的情感。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能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人即非兽也非神,所以,人是不想孤独的,也是不善独处的。不过人既在群中,那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也就很正常。人也乐意在这些情感中寻找“体验”感受着美好“快乐”与幸福。当然,产生这些情感的前提,那就是需要一些具体的对象。这些情感需要双方的经营,才能让彼此感觉到欢愉。
但现实往往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在情感中,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其中一方突然不愿意再去经营而选择撤出,如果双方都同意结束,那么种种以前的美好可以在彼此的回忆中化为永恒。也并不留遗憾。但如果有一方不同意,而另一方強行中断,那么被中断方的失落也就在所难免。这种硬生生的中断是最令人唏嘘的,留下的一方远不及离去的那一方潇洒。只能无助的接受突然而来的静止的时间--失去寄托的虚无。然后在疑问`悲伤`缅怀中循环往复,然也终不得结果。这种情形是凄凉的,是一种被迫接受的无奈。特别是过度执着者,內心终不能接受逝去的事实,而痛彻心扉。
面对此种情形,悲观者的看法是:聚时欢乐,散时伤感,不如不聚。话虽如此,但人终究是群居动物,人也正因为交往而形成了精神与情感。所以用离来逃避聚是不正常的,违背了人的本性,是一种刻意的方式。
那么能不能让人比较淡然的去面对这种逝去呢?就像明白生命一样从开始就是一场逆旅,开始就意味着有结束的一刻?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能将悲观与执着的矛盾达成和解的人生才是超脫的人生。”因为悲观是消极的态度,而过度执着却是占有的态度。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在人的情感中。比如不是悲观地抗拒情感,也不是过度的执着于失落中而不解`悲叹。而是像通透生命既有开始就必有结束的必然结局一样去看待各种情感的逝去:这些情感是人生送给我们的礼物(因为每个人存在都是偶然,都是上天赐给的幸运),只是我们决定不了它送给我们的时限。既然决定不了,就不如坦然的面对它的收回。
如果像佛家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只是一段尘缘,那么在了却它的时候也可如佛家所说的:随心、随意、随性、随缘。用顺其自然来对待情感的到来与逝去,可以怀着从容`淡定的心情来玩味它。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绝对的是一个偶然:如果稍微错开某个环节,我们就不可能遇见。虽然遇见了,但能够产生情感也是一个偶然:在茫茫的人海中,我为什么就和你产生了情感呢?既然是因为这么多的偶然才有的情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欣喜呢?而是为欣喜过后的逝去而烦恼、伤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