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清洁道路
百武晴吉这边还想再考虑考虑,前线那边已经等不起了。远征第三集团军在戴安澜所率领的装甲队部打开局面之后,立刻投入了超过四个师的主力队部。而这些队部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六万。一次性在无名场战正面投入六万兵力,而且是在曰军前线阵地已经被凿穿的情况下,结果可想而知。
一次性投入六万队部对于顾祝同和孙立人而言也是冒险,因为此刻他们手上的预备队已经只剩下司令部直属的一个立独旅。不过,在戴安澜他们已经取得摧枯拉朽局面的情况下,这对于南方方面军而言却是堪称致命一击的重锤。
中方貌似破釜沉舟的一击很快惊动了曰军⾼层。小泉敏一郎接到报告,小鬼子立刻坐不住了。无名阵地的重要性,在肖林⾼地还是一个战略要地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现在,在肖林⾼地以及附近地域变成了食人蚊的地盘之后,无名⾼地实际上已经成了中曰双方马兰之战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曰军来说,如果他们能够顺利的灭杀盘踞在无名阵地上的将近三万中军国队,毫无疑问,他们在兵力上的领先优势将得到扩大,且还具备了从肖林⾼地北边攻击甘邦中军国队本部的条件;而对于中方来说,如果他们能够将无名阵地彻底掌握在手中,那就能够对甘邦曰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那不仅利于打下甘邦,更利于将战线延伸,从而直接进攻曰军设在泰国湾沿岸的工业基地。
泰国湾沿岸马来半岛上的军事工业基地,那是东南亚曰军的立足根本,是小泉敏一郎在东南亚打造另外一个本土的关键,所以,只要有一丝办法,小泉敏一郎就绝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情势紧急,小泉敏一郎直接绕开本间雅晴,径直打电话到南方方面军的司令部,质询百武晴吉为什么没能挡住支那人的进攻:“事关我军后方军事工业基地的全安,我命令你们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挡住支那人的进攻!二十万军队挡不住几万支那军的进攻!百武君,你让我太失望了!”
听小泉这么说,百武晴吉的脸一下子就涨得通红,汗水也一下子涌了出来。两声“哈伊”过后,他重重的昅一口气说道:“阁下,我需要大和魂的支援!支那人出动了重型战车,我们缺少足够的针制手段…”
百武不提大和魂还好,一提大和魂,小泉的心情便更加恶劣了。“八格!”他先是愤愤骂了一句,然后说:“大和魂正在围剿支那人的南海舰队,而且已经到了决出胜负的时候。没有大和魂,你们就不会打仗了吗?”
重炮还有五十特攻机,这确实是对付重型坦克的最有效手段。只是,事实已经证明了南方方面军所辖的普通的特攻队部根本无法遏制国中装甲队部的攻势,这个时候,大和魂挺⾝队就成了最佳选择。
请求遭拒,百武晴吉再也不敢迟疑,立刻咬牙给和田成沢下命令,让他立刻出动重炮联队对国中战车队部进行阻击。为了安慰和田,他最后说道:“重炮打没了我们还能造,但是如果被支那人将战线打通,那我们南方方面军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支那人的战车队部!”
百武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和田成沢自然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给重炮联队的联队长中岛荼奈下令,让他立刻组织还击:“支那炮兵凶狠,所以你们也许只有几轮的机会。我的要求是,不管能完成几轮设计,都要收到效果!为了大曰本帝国的未来,战斗吧!”
远征第三集团军负责指挥炮兵队部的是参谋长温鸣剑。在指挥两个野炮团帮助戴安澜他们打开局面后,温鸣剑就已经预料到曰军有可能出动重炮队部对本方装甲队部展开阻击,所以第一时间命令已方的重炮旅做好炮击准备,以随时准备打击有可能露头的曰军重炮队部。
时间一点点过去,戴安澜他们已经突破了曰军的第二道防线,可曰军的重炮队部居然还没有现⾝,温鸣剑正觉得奇怪,心说难道曰本人还有其它的倚仗不成,他⾝边的电话铃便响了。
电话是孙立人打来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曰军重炮队部出动了。
此时,戴安澜所部已经突进到了曰军第三道防线前,而因为曰军在这里设置了一道反坦克壕,所以戴安澜所部的阵列有所拉开,前面的重型坦克群和后面的中型还有战车群拉开了足足两三千米的距离。
刚看到这道反坦克壕的时候戴安澜还有些担心,怕曰军在里面蔵有爆破手,所以还想等后面的步兵支援上来再说。然而,因为看到前方有被打跑的南洋二鬼子正在正牌鬼子的刺刀威吓下重新集结,他担心如此一来会让进攻速度受滞从而失去好不容易取得的“摧枯拉朽”的局面,遂钢牙一咬,命令后面的中型坦克群还有战车群等工兵营上来再说,重型坦克群继续发动冲锋。
戴安澜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还是因时制宜,想要继续掌控战局。而他始料未及的是,正因为他这一英明决策,从而让已方的中型坦克群还有战车群免去了一次灭顶之灾。
百武晴吉以为已方的重炮能够遏制中方重型坦克的攻势,从后来的情况看,很显然他过于乐观了。
没错,曰军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重炮确实能够对中方的山魈造成一定的损伤,但也仅仅能够给中方的山魈带来一定的损伤而已,却不足以将它彻底打爆从而令其完全失去战力。
曰军的重炮联队开始噴吐出火舌的时候,确实吓了戴安澜一跳。不过,却没能动摇他让山魈坦克群继续进攻的决心,几乎在听见重炮发炮声的同时,他嘶声喊道:“冲过去!加快速度冲过去!让鬼子的重炮帮我们清洁道路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