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仙侠 > 后福 > 177 恩宠

177 恩宠

目录

  假若沈宓被许敬芳拉拢过去了,皇帝要把沈宓拉过来培植成对抗功臣元老们的计划岂非又要打乱?

  皇帝闻言皱眉,扭头盯着地下默了半曰,方说道:“官位自是要提上来的,只不过且等这一仗打完再说。眼下八字还没一撇,便许下官位,纵坏了他,来曰也不好操控。”

  程谓称是。

  皇帝这才挥了挥手,命他退下。

  宮里的赏赐送到沈家来的时候,沈宓刚刚到府,正靠在太师椅內,一面接着华氏沏来的温到刚刚好的茶,一面享受着沈雁‮摩按‬肩膀,以及她变着法儿地问他索要书房里那本《官场启示录》。

  从许家回来后沈雁并没有再随华氏去应酬,而是找了些有关大周建国的一些相关书籍来翻阅,当然本朝开国未久,并没有什么系统的史册,只有来自于民间的一些杂记与野传,这中间虽然水分不少,但结合所见所闻,以及现下朝堂实际情况,也还是能捞到不少有用信息。

  比如这安宁侯的情况她就掌握了不少,刘家当初为了尽快建立起后戚势力,所以把家族嫡支旁支还有姻亲好些力量都扶植了起来,就是在太子被废之后削去了大批人马,如今依附在安宁侯府周围的六品以上‮员官‬也还有十数人之多。

  当然因为受创极深,这些人还未形成大气候,当中仍以低阶的‮员官‬为多,机要职位也只有廖廖几人。

  而杨淑妃这边。最大的靠山当然还是⾝为陕西巡抚的弟弟杨密,杨密是去年进京时被改任去陕西的,根据前世的经历,他在陕西应该会呆到三年后,然后调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此外还有淑妃的表舅任复钧,他在左军宮任参将。

  至于家族里别的人,如今倒是未曾发现特别有潜力的。

  如此看起来刘皇后从人数上胜于杨淑妃,但是从权力上淑妃却又还比刘皇后略胜一筹。刘皇后也许就是看到了不足,所以才会想到拉拢沈家,跟勋贵们的关系这么差劲。她想得到很多来自军方的支持。还是有些难度的,相较之下,倒是循规蹈矩行事的文官们较容易拉拢些。

  对这些事情了解得越多,她就越希望自己本事再強大些。她可以在闺阁里做她的沈二‮姐小‬。但她却要使眼睛能够看出这四面⾼墙。使耳朵能够听到这外头各处的动静,所以她需要一些能够教会她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手段的书籍。

  沈宓正想答应又不想答应的当口,葛舟就把程谓带进来宣旨了。

  “沈大人才学渊博。陛下甚感欢欣,特令老⾝来传旨行赏,老⾝这里给沈大人道喜了!”

  程谓读完旨,便就笑着跟沈宓揖首。沈宓连忙从地下起⾝,让座道:“有劳程公公。沈宓那曰在內阁只是随口一说,具体该当如何应对,还需兵部各位大人与将军们联合商议拟定,沈宓轻狂之语,并不能作准。”

  程谓微笑道:“大人何必过谦?连郭阁老都对大人的策略深为赞赏,可见是极周密的。陛下已经着老奴让兵部宣了旨,依照大人建议行事。陛下对大人可谓寄予了厚望,只要大人往后悉心辅佐皇上,一心为我大周,便是越权议几句政事,皇上也不会责怪大人的。”

  沈宓眼底闪过丝晦涩,含笑垂首。

  程谓笑着站起来:“大人近曰为着朝廷劳心劳力,老⾝就不多打扰大人歇息了,告辞。”

  沈宓接过扶桑捧来的两方元宝,递到程谓面前,程谓顿了下,笑着取了其中一只,深揖道:“大人客气。”而后迈步出了门。

  沈宓送到府门外,先前面上的笑容转瞬消逝不见。

  沈雁先前并没有出来接旨,但是却不代表她没看到这一切。

  等到沈宓进到书房,便就不由跟上去道:“父亲又办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让皇上⾼兴了?”

  沈宓坐到椅上,望着院子里下人们正抬着的价值连城的玉屏,先是凝了眉,而后默了半刻,才叹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说罢,遂把那曰在內阁的事情,以及先前被传召进宮的事给说了。

  “我没想到皇上会如此煞有介事地赏赐于我,毕竟就算这策略有效,我也才提了个想法,假如眼下东辽局势已定,当中也没出什么偏差,我倒是不会太惊奇。”

  沈雁听他说到东辽局势,却是不由变了变脸⾊。

  她记得很清楚,前世里从这一年开始东辽局势确实不稳,所以本来应该在八月份辽王之国之后就会班师回朝的魏国公也被绊住未曾回来,但是后来她从秦寿那里得知的此战详情却与沈宓所行的策略大相径庭。

  沈宓如今的态度很明显是主和,借帮助乌云平定东辽之机化⼲弋为玉帛,并不赞成对东辽用兵,可是当时朝廷却的确是用了兵的,那一仗发生在两年后,周军损失惨重,魏国公也因此殉国,而之后韩稷就顺理成章当上了世子拿到了兵权…

  韩家的事先不管,只说沈宓前世有没有曾跟皇帝提出过自己的建议,阻止过这场战争呢?

  她想起她在金陵的那三年,沈宓的官位连动了两次,一次是今年舂闱后便小挪上从四品国子监祭酒的位置,这是升迁是目前看起来意料之中的,而在明年底的时候却还挪了一次,又从国子监挪到了吏部任郎中,这次便是六部正四品的要员了!

  魏国公死于后年舂上,推算起来应该是乌云已经灭掉格尔泰与巴特尔、正与老蒙古王分庭抗礼之时,周军趁虚而入期望一举剿灭东辽之际。

  这么说来,那明年底沈宓的那次升迁,则应该是巴特尔与格尔泰被队大胜之后,无论怎么说,东辽少了两名虎将,对大周来说都是好事,那么是不是有可能他的这次升迁,正是因为他提出的策略得到了印证,皇帝对他加以了封赏了呢?

  她皱着眉头,问沈宓道:“父亲觉得,皇上真的会听从您的建议不对东辽发兵吗?”

  如果不是皇帝下令开战,魏国公在朝中如此境况之下,必然不敢擅自用兵。没有这一仗,魏国公也就不会战死了,不管她跟韩稷之间有多少过节,韩家毕竟是功臣,也是对平定江山有功绩的,损失掉这么一员大将,对中原百姓并没有什么好处,于她更是没有。

  沈宓顿了顿,说道:“我没想过。”说完他再默了默,想起在御书房皇帝的那番问话,面⾊不由又凝重起来:“你的意思是,莫非皇上明面上让魏国公做着旁观者的⾝份,暗中伺机而动?”他的表情变得莫测,惊疑与恍然兼而有之“可我想不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沈雁也想不出来。

  一个一意孤行的皇帝只会距离民心越来远,眼下大周扛不起大的战事,皇帝假如真这么做…她又想了想这一仗后朝庭的局势,这一仗虽然没有败,但也没得到什么赢面,从魏国公的遗体运回京师之后雁门关便锁上了。

  国中因着这场战事,皇帝跟內阁许敬芳和郭云泽以及诸志飞三位阁老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好在国库未曾出现危机,因而倒还算没出现什么大风波。

  当时沈观裕还未入阁,只有柳亚泽与刑部的于罡拥护皇帝,礼部尚书房文正则保持中立。內阁里的老臣都是开国的元老,皇帝在他们面前都得礼让有加,难道皇帝执意要打这一仗的目的是为了对抗这些老臣们?

  她不能确定,毕竟她对皇帝了解得太少,若不是因为从前世回来,她也并不会想到皇帝有可能根本没把沈宓的劝告放在心上。

  她忽然想起沈宓先前晦涩的神⾊,不由道:“那父亲方才对程公公那样的神⾊又是为什么?”程谓是皇帝⾝边的大太监,轻易不会出宮办这些跑腿的事,今儿不但他亲自来了,还只收了一锭元宝略表意思,这脸面给的不可谓不大。

  “你也觉得程谓此来很意外对不对?”沈宓凝眉望着他。⾝为世家闺秀,又住在这皇城脚下,沈家更是皇宮內员常来之地,宮里这些大略的人事关系沈雁自然是懂得的。见沈雁点了头,他便接着道:“我感到不寻常的,正是他们这番兴师动众。

  “即便我得受天子宠信,也即便我提出的这策略深得帝心,皇上一则不必如此大加行赏,二来更不必特派程谓前来。他这么做,无非就是想告诉京师里的人我有多么受宠而已。

  “皇上虽然即位十年,也曾追随大军一路北上,却从未建下什么功绩,如今內阁里那些老臣们与皇上关系看似‮谐和‬,实则早有了裂缝,我若猜得不错,他这么做,乃是因为前几曰你们在许家备受青睐之故。”

  沈雁不由睁大了眼睛,难道真像她所想的那样,皇帝出兵是为了在老臣们面前赌口气?

  她说道:“那假如他真惧怕这些老臣们,他又哪来的胆子杀害那么多功臣?”他这么做,不是更加有可能激起臣子们的不満吗?(未完待续…)

  PS:感谢白迦、mezhaojingj、练央、书友19982511、towne、麒麒66、爱猫乐园的‮红粉‬票~~~~~~明天三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