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军事 > 巨浪 > 第三十三章 积极配合

第三十三章 积极配合

目录

  佑彬的建议确实很大胆,非常具有冒险精神。

  当然,作为海军总参谋长,卫延年不可能像白佑彬那样,仅站在第四舰队与北大西洋战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在收到美军整顿军备,准备打翻⾝仗的消媳,卫延年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帝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上的总体战略受到的影响,以及为此必须做出的战略与战术调整。可以说,随着“蒙大拿”级战列舰陆续服役,‮国美‬海军已经具备了最后一搏的能力。

  从时间上看,‮国美‬海军很难按兵不动。

  八艘“蒙大拿”级在建成服役之后,最快也只能在九月底,或者十月初才能形成战斗力。而到这时候,帝国海军肯定打下了太子港与罗德城,甚至有可能进军开曼群岛,封锁圣地亚哥。另外,一直在太平洋上活动的陆战第五军也很有可能在十月之前打下巴拿马,控制巴拿马运河,打通‮入进‬太平洋的通道。到时候,一直在太平洋上活动的第11舰队肯定会进军北大西洋,编入第四舰队。

  结果,到十月份的时候,帝国海军部署在北大西洋上的作战舰队将达到七支,战列舰的数量将达到二十八艘。即便到时候‮国美‬海军拥有十二艘战列舰,也不可能夺取制海权,更不可能在战略反击中获得胜利。

  如果拖到年底,随着第二批“海军元帅”级战列舰服役,‮国美‬更没有挣扎的余地了。

  不说别的,十二艘“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可以轻而易举的⼲掉美军的十二艘战列舰,即便到时候又有四艘“蒙大拿”级战列舰服役,也不可能是帝国海军的对手。毕竟,配备了四百五十毫米节,且防护能力完全按照四百五十毫米穿甲弹的标准设计的“海军元帅”战列舰与“蒙大拿”级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对手。

  由此可见,美军要想发动“最后的反击”就必须赶在十月之前,而且是越早越好。

  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判断出美军的反击战术了。

  虽然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性能先进,火力強大,防护也比“罗得岛”级提⾼了一个档次,但是在训练不足的情况下,根本不具备海上决战的能力。在此情况下“蒙大拿”级很有可能被派去充当诱饵,引开困住了第21舰队与第22舰队第四舰队,从而让第21舰队与第22队杀出墨西哥湾,⼲掉单独活动的第61舰队,然后再对付驰援的第62队,阻止帝国海军攻打罗德城与太子港。

  如果第四舰队在对付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地战斗中有所损伤。比如折损了一半地兵力。那么第21舰队与第22队就可以主动寻找第四舰队决战。将帝国海军地作战舰队赶出加勒比海与巴哈马群岛海域。

  到此。‮国美‬获得了喘息地机会。而帝国海军在损失惨重地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在七十七年45年)。甚至在七十八年46年)上半年进军加勒比海地区。更不可能威胁到‮国美‬本土。只要拖到七十八年下半年。随着配备了十八英寸节地新式战列舰服役。‮国美‬海军又获得了与帝国海军一决雌雄地能力。到时候。谁将获得大西洋战争地胜利就不容易预测了。

  作为帝国海军总参谋长。实际上地战略总指挥。卫延年不可能不明白这层厉害关系。

  为此。卫延年也立即做了调整。

  第62舰队在六月四曰就离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结束了对阿根廷地“访问”活动。正式奔赴加勒比海。因为第62舰队在编制上隶属于第六舰队。仍然由郑恩博直接指挥。所以这件事情并没有立即告诉白佑彬。

  。并且在奔赴地中海地途中进行基础训练。

  当时,卫延年甚至考虑将第11舰队调入大西洋,只是考虑到绕道合恩角需要花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场战‬,另外陆战第五军攻打巴拿马已经势在必行,到时候肯定需要第11舰队的直接支援,所以才不得不将第11舰队留在了太平洋上。

  也就是说,在白佑彬提出建议之前,帝国海军已经调集了五支作战舰队,二十艘战列舰,以及上百艘其他辅助战舰,在加勒比海与巴哈马群岛海域负责对付美军的作战舰队。当时,卫延年也确实想到了与白佑彬的建议相近的战术。

  只是,卫延年不得不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军要对付的很有可能是第四舰队。

  如果第四舰队分兵,只有二支作战舰队北上,那么美军第21舰队与第22舰队很有可能从佛罗里达海峡冲

  堵在第四舰队的⾝后,而另外二支作战舰队则挡在第T3]V[方。即便白佑彬有能力应付困局,也无力阻止美军舰队会合。在此情况下,不但拦截行动将遭受失败,第四舰队也有覆灭的危险。

  结果,在六月十二曰这天,发生了一件戏剧性的事情。

  也就在白佑彬发回电报后不久,卫延年收到了由同盟国联合舰队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德国海军与意大利海军将一同出动,参加在加勒比海与巴哈马群岛海域的作战行动。随即,卫延年就接到了陈锦宽从京城打来的电话,要求他尽快安排后勤保障舰船,为德国与意大利舰队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如果放在以往,卫延年肯定会怨声载道。

  说白了,德国与意大利海军在这几年中都没有太大的作为,特别是意大利海军,其四艘“维內托”级战列舰一直窝在地中海里面,仅有的一次出击行动也被英国海军打得落花流水,最终还不得不依靠第四舰队的掩护才逃回了地中海。德国海军也只是做做样子,其二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与二艘“德意志”级战列舰(帝国援建)根本就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海上作战行动。

  现在可好,见到英国‮下趴‬了,‮国美‬也快完蛋了,就来凑热闹了。

  只是,这次卫延年不但没有发牢騒,反而⾼兴得不得了。

  意大利海军出动了四艘“维內托”级战列舰,德国海军也出动了四艘战列舰,外加二艘战列巡洋舰,其兵力足以组建二支作战舰队。当然,除了帝国援建的二艘“德意志”级之外,德国与意大利主力舰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续航力太差,就算能够横渡北大西洋,在到达‮场战‬之后都不会剩下多少燃油了。

  如此一来,就必须为之提供后勤保障战舰。

  对帝国海军来说,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当时,帝国海军已经为第四舰队配备了二支后勤保障舰队,并且轮换着为前线作战舰队提供后勤援助。随着第44队成军,第三支后勤保障舰队也已经完成了组建。

  另外,还有二支后勤保障舰队在为第六舰队提供支援。因此,帝国海军部署在北大西洋上的后勤保障舰队达到了五支,而实际上只需要三到四支后勤保障舰队就能够満足作战要求。

  包重要的是,德国与意大利舰队的出现,解决了卫延年最大的⿇烦。

  在接到了陈锦宽的电话之后,卫延年就给白佑彬发去了消息,要求白佑彬派一支后勤保障舰队配合德国与意大利舰队。

  当时,白佑彬还有点不太理解,毕竟第四舰队正在做调整,后勤保障工作⿇烦得很。

  到十四曰,卫延年发来第二封电报的时候,白佑彬终于明白了过来。

  战后,关于这份电报的內容,以及这份电报是否‮实真‬存在,在帝国海军史学者与德意海军史学者间持续争论了数十年。因为,在帝国海军的文献记录中,根本找不到这份电报的任何详细档案,甚至没有相关的记录。可是,按照当时第四舰队司令部参谋军官的回忆,这份电报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內容只有战区司令官与代理参谋长(肖定邦)、通信参谋(庞晋元)知道,其他人都没有见过。

  为什么一份电报会争论几十年呢?

  因为,不管是德国,还是意大利的海军史学者都坚信,卫延年在这份电报中明确提到,要白佑彬利用这次作战行动的机会,消耗掉德意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巩固帝国海军在大西洋‮场战‬上的绝对统治地位。

  再联系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德意学者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当然,至于这封电报是否真的存在,以及其具体內容到底是什么,直接当事人都没有相关的言论。

  只是,以当时北大西洋上的局势,还有同盟国集团內部的情况,恐怕谁也不能排除帝国海军利用‮国美‬海军之手,打击未来竞争对手的可能性。

  最终,也正是德意海军的“积极表现”让卫延年采纳了白佑彬的建议。

  当然,实际的情况与白佑彬的设想有所偏差。

  北上拦截的仍然是第四舰队里最強大的二支作战舰队,南下保护登陆场的不是二支作战舰队,而是三支作战舰队。在此情况下,不管是对付刚刚服役的八艘“蒙大拿”还是对付第21舰队与第22队,白佑彬与郑恩博手里都有充足的兵力,而且都获得了建立功勋的机会。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