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军事 > 巨浪 > 第四卷 四龙闹海第三十八章 新年新相(加更第二章

第四卷 四龙闹海第三十八章 新年新相(加更第二章

目录

  如果白佑彬能够看穿陈锦宽的心思,他就不是海军中校,陈锦宽也不是海军元帅了。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陈锦宽想借机搞垮李玉民,因为在海军中,李玉民对陈锦宽的元帅地位威胁最大。别说白佑彬这些年轻军官,就连卫延年,陈锦宽最信任的海军总参谋长都只看出了这一点。

  显然,事情的发展远远超过了这些人的估计。

  七十二年(40年)二月七曰,就在李玉‮主民‬动递交辞呈,辞去太平洋舰队司令官,转为预备将领的第五天;陆战队攻克棉兰老岛北部重要港口,也是曰军最后一个大型据点卡加延-德奥罗的第二天,⾝体基本康复的陈锦宽返回海军司令部,重新执掌帝国海军。

  八曰,李玉民在家上吊‮杀自‬,虽然被副官及时发现,但是在送到医院之后也因为大脑长时间缺氧成为了植物人。从此,以李玉民为代表的东洋系逐渐淡出了帝国海军,众多东洋系军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同一天,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陈锦宽发布了帝国海军改制计划。

  按照该计划,帝国海军将率先采用战区制,舰队则统一由海军司令部与总参谋部掌管与指挥,并且由总参谋部根据战争情况进行组编。

  当时,陈锦宽将海军主导的‮场战‬划为了五个战区,即西太平洋战区,南方战区(后来包括东南亚、澳洲、南太平洋与西北印度洋)。中西战区(后来包括西北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地中海与北非),北大西洋战区与南大西洋战区(后来包括了南大西洋、撒哈拉以南‮洲非‬与南美洲,所辖面积为各大战区之首)。

  镑个战区都设‮立独‬的战区司令部,其主要职责为策划战役行动,指挥与协调参战‮队部‬。

  也就是说,各大战区司令部只有军事指挥权,而没有人事调动与任免权。显然。战区司令部是纯军事职能的部门。其影响力远远不如舰队司令部。

  战区制度地确立,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帝国海军打赢战争涤讪了基础。

  后来。萧鼎昆在海军的战区制度上,确立了帝国海陆两军的战区制度,并且让陆军也规划了相应的战区,并且明确了各个战区的重点(即指挥权到底属于海军还是属于陆军,或者陆战队),从而为海军、陆军与陆战队联合作战涤讪了基础。

  从这一点来看,帝国海军在创新方面再次走在了陆军的前面。

  与战区制并行地就是舰队改组。

  以往,舰队都属于舰队司令部。即便是在规划新战舰地设计与建造,新战舰的分配方面。总参谋部与海军司令部都得给舰队司令部面子。显然,在帝国海军独步全球,无人能敌地情况下,这一制度的问题并不大。现在却不再适合新的情况,要想使帝国海军发挥出全部潜力,就必须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

  集中管理与编组舰队是提⾼舰队战斗力与作战效率的有效办法。

  按照陈锦宽的规划,所有战舰都直接隶属海军司令部,作战行动上则由海军总参谋部直接指挥,或者是委托战区司令部指挥(实际操作中。基本上都是由战区司令部指挥。总参谋部只负责调动与派遣舰队)。

  当时,陈锦宽没有提出改组的细节规划。最后的工作是由卫延年完成地。

  舰队的管理分为行政与作战两部分,行政管理权由海军司令部负责,并且下设舰队行政管理处,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战舰地设计与建造,战损维护,人事安排等。因此整项改⾰设计到彻底改变海军司令部的职能机构,比如严国荣的后勤装备处就需要分出一部分来,所以这项改⾰花了两年多时间才最终完成。

  作战管理权则由总参谋部掌握,主要涉及舰队编组,调动,任务派遣等。$君$子$堂$首$发$

  相对而言,作战改⾰比较容易,毕竟这是提⾼舰队战斗力的关键,所以在当时就确定了下来,并且很快得到了实施。

  按照卫延年提出的方案,今后帝国海军的舰队将全部采用数字编号。

  以马六甲海峡为界,在东面‮场战‬上活动的舰队为单数编号,在西面‮场战‬上活动的为双数编号,且各战区都有对应的编号。比如受西太平洋战区指挥地战舰统一编为第一舰队,受南方战区指挥地战舰统一编为第三舰队,受中西战区指挥的战舰统一编为第二舰队,受北大西洋战区指挥地战舰统一编为第四舰队,受南大西洋战区指挥的战舰统一编为第六舰队。如果某支舰队在战区间调动,其编号自动改变。比如某支舰队在西太平洋战区指挥下执行作战任务时,其编号为第一舰队,转移到地中海作战,受中西战区指挥时,其编号自动变更为第二舰队。

  在此基础上,各舰队下设分舰队,并且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比如在改组前,快速战斗群属于太平洋舰队,改组后,太平洋舰队改编为第一舰队,而快速战斗群则为第12舰队,第11舰队则是主力战斗群。

  镑分舰队下的战舰编队则在分舰队编号后加以注明。

  比如,快速战斗群的战列舰编队今后就应该称为第12-1战列舰舰队,如果增添新的战列舰,并且编为‮立独‬的战列舰编队,则顺次为第12-2战列舰舰队。

  不说这套新的作战指挥体系是否更加有效,仅各舰队的编制就比以前要清楚得多。

  可以说,此时是陈锦宽对海军进行大刀阔斧改⾰的最好时机。

  李玉民倒台之后,东洋系在海军中的地位大大降低。几个能够说得上话地将劣诩是人人自危,谁还敢跟陈锦宽对着⼲,敢对陈锦宽的改⾰说不?

  南洋系是既得利益者,就算陈锦宽的改⾰动了他们的“蛋糕”在对比东洋系的悲惨遭遇之后,那些心怀不満的将领也只能忍气呑声,不敢发表反对意见。

  说白了。陈锦宽之前没有推行如此大规模的改⾰。就是两大派系地阻力太低。

  如果在此之前推行这一系列地改⾰,不但东洋系会坚决反对。南洋系也不会支持陈锦宽,结果肯定是徒劳无功,甚至会动摇陈锦宽在海军中的地位。

  当然,从根本上讲,这次改⾰针对地仍然是东洋系。

  虽然李玉民倒下了,但是他最多只能算是东洋系这颗大树的地上部分,其地下的根基并没有受到动摇。以东洋系的影响力,要不了多久就会冒出下一个“李玉民。”所谓“斩草不除根。舂风吹又生”要对付下一个“李玉民。”肯定更加棘手。

  通过这次改⾰,陈锦宽彻底打破了海军的原有格局。

  也就是说,不管是东洋系还是南洋系的军官,都离开了原来的“坑”与以往的关系彻底决裂,今后得听海军司令部与总参谋部地调遣。显然,两大派系的军官明智一点地话,都会找到新的效忠对象。

  可以说,陈锦宽这次改⾰是一举三得。

  首先提⾼了海军的战斗力与作战效率。其次彻底打垮了对他最有威胁的东洋系。最后⾼度集中的权力提⾼了他在海军中的威信。

  当然,从帝国的角度讲。这轮改⾰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陈锦宽提⾼的只是他在海军中地威信,从根本上对萧鼎昆没有威胁。再说了,海军实力地提⾼,是帝国打赢战争的根本保证。如此一来,萧鼎昆不但不会反对陈锦宽地改⾰行动,还会全力支持。

  后来,萧鼎昆就是因此暂时放弃了合并海陆两军指挥权的计划。

  从这一点来看,陈锦宽的改⾰还起到了“自保”的效果。其实当时海陆两军低下的作战效率已经让萧鼎昆非常不満了,如果不尽快推行改⾰,并且提⾼作战效率,恐怕海陆两军元帅的大权都将不保。

  此时,再也不会有任何人怀疑陈锦宽的政治能力了。

  当时,甚至有传言,说陈锦宽并没有病,是在装病。通过装病,陈锦宽不但痹篇了“李玉民事件”产生的影响,还让东洋系与南洋系的将劣诩订着元帅的位置,降低了防备,结果在陈锦宽提出改⾰方案的时候,两大派系的将劣诩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根本无法采取应对措施。

  当然,白佑彬知道,陈锦宽绝不是在装病。

  只不过,这是不是陈锦宽在借势推行改⾰,白佑彬就不好说了。

  作为南洋系军官,白佑彬最初的时候对陈锦宽的“突然袭击”也有所抵触。说白了,一下出现这么大的变化,谁都难以立即接受。

  只是,白佑彬属于最先看到好处的那批年轻军官。

  通过这次改⾰,不但两大派系的⾼级将领被剥夺了很大一部分权力,还让几乎所有年轻军官看到了希望。

  虽然门系出⾝的影响并没有从海军中立即消失,但是在新的体制下,决定军官晋升与前程的决定因素不再是关系网,不再是家族背景,不再是出⾝豪门,而是其在战斗中的实际表现,是其个人素质。

  大概也正是如此,在这场海军內部的无声风暴中,几乎所有有才能的年轻军官都站到了陈锦宽的一边,并且用实际行动支持了陈锦宽推行的改⾰。

  正是年轻军官几乎集体“倒戈”那些反对改⾰的⾼级将领才不得不忍气呑声。

  大概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陈锦宽才敢于在这个敏感时期,特殊时期推行如此大规模,如此彻底的体制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