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科幻 > 唐朝小地主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建议与提醒

第四百七十一章 建议与提醒

目录

  第四百七十一章建议与提醒

  “凌烟阁?”李世民很快平息伤感的心态,皱眉道:“这是何物?”

  “就是类似于汉代麒麟阁、云台的建筑。”韩瑞连忙说道:“不过,稍有不同的是,在臣的设想之中,这个凌烟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与麒麟阁、云台一样,供奉有功于社稷的将相功臣楼,二是建造一个英烈堂,供奉征战沙场,为国捐躯的将士,立其牌位,述其英勇事迹,以供百姓悼念瞻仰…”

  “凌烟阁,功臣楼,英烈堂”李世民沉yín起来。

  麒麟阁十一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在史上赫赫有名,李世民自然清楚,表彰功臣,不仅可以收买人心,更是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有利于后人效仿,对于李唐江山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其实在李世民的心里,也隐约有这样的念头,可是颇有顾虑,毕竟这些开国元勋,大部分仍然健在,本来已经名満天下,再加以厚誉,恐怕不好控制,尽管如此,对于韩瑞的提议,李世民也有几分遇到知己的感觉。

  在李世民看来,韩瑞不是近臣,与自己接触不多,不可能揣摩到自己的心理,而今也有这样的念头,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可惜这个提议,有些过早,显得不合时宜,李世民立即在心中否决了。

  不过,相对功臣楼,李世民更加在意的是英烈堂,以他的政治敏锐性,自然明白,建造这个英烈堂的好处,如果说凌烟阁是收买天下‮员官‬臣子的心,那么英烈堂,就是笼络天下军民之心,其中好处种种,简直就是妙不可言。

  李世民虽说是二代皇帝,可是久经兵事,战功赫赫,李唐的江山,有大半是他打下来的,威望⾼于李建成,所以玄武门之变后,才能顺理成章的登基即位,没有引起权贵勋爵的反弹。知兵事,也是凭借武力夺得江山、帝位,自然清楚军队的重要性。

  韩瑞提议构造英烈堂,意义远远⾼于后世的英雄纪念碑之类,因为这些建筑,只有单纯的纪念的意义而已,只是供人缅怀、悼念、观瞻、以史为鉴,继承先烈遗志,不要忘记过去的聇辱等等,作用不够突显,久而久之,大家反而忘记了。

  然而,在古代,百姓相信灵魂的存在,相信祖宗,会在阴冥之中,庇护子孙后代,所以非常虔诚的烧香礼敬,年年祭祀,从来不敢怠慢,有了供奉阵亡将士的英烈堂,相当于把军属百姓与朝廷紧密联系起来,意义非比寻常。

  唐代初期,军人的地位较⾼,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一人充当府兵,全家即编入军籍,不属州县,免去徭役,即使战死沙场,朝廷也会厚葬抚恤,免去阵亡将士家庭几年的租税,相对以前来说,待遇也算是优厚了。

  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再丰厚的抚恤,也不能抹去,父⺟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的伤悲,对于这种事情,李世民也颇有感触,毕竟在少年时代,感情单纯,没有皇位之争,李世民与兄弟姐妹的关系,也是非常亲密的。

  李家起兵之时,不可能顺风顺水,兄弟血亲被擒被杀的事情,也常有发生,那种撕心般的痛苦,李世民怎会忘记,将心比心,如果做些事情,可以减轻阵亡将士家属悲痛的心情,李世民也乐意而为。

  况且,又能稳固李唐江山,一举两得,这等好事,李世民只会嫌少,不会愁多。顷刻之间,李世民心中有了决断,立刻扬声道:“来人,传礼部尚书觐见。”

  一会儿之后,內shì传话到礼部衙房之中,王珪心中有些奇怪,自己才从宮殿回来片刻,怎么又召见了,难道是刚才的事情,有什么疏漏的地方?王珪百思不得其解,却也不敢怠慢,理了下衣冠,又趋步而去。

  再次来到宮殿之门,在內shì的引领下,王珪轻步而进,越过几片珠帘,隐约听到殿中有人在说话,断断续续,似有几分熟悉。

  “…微臣苦劝良久,武都督依然无动于衷,小臣惭愧…第二天江陵县主簿上门求亲,武都督现⾝,据臣猜测,应该是关心长女,不过言行之中,好像没有打消轻生的念头…”

  王珪放轻脚步,慢慢走了进来,顿时有几分惊讶,因为娓娓而谈的,正是太常博士韩瑞,在汇报荆州之行的情况。

  察觉有人进来,韩瑞声音稍微放缓,发现来人是礼部尚书王珪,犹豫了下,看到李世民没有叫停的意思,只好继续往下说,还好只剩下几句话,交待了见证钱丰与武明则的定亲,与武士彠说了几句废话,直到扬帆返回长安,至于其他旁枝末节,估计李世民也不会有‮趣兴‬,自然直接忽略过去。

  “晋阳公,忠义…”李世民感叹,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对于这样的行为,只能提倡赞扬,树立典型,不能否决,免得某些心思狡诈之徒,曲解自己的言语。

  “参见陛下。”王珪趁机行礼。

  “王尚书,安坐。”李世民引手,叹息了片刻,吩咐王珪,写封书信,劝慰武士彠。

  尽管,曾经同朝为官,同殿称臣,可是王珪与武士彠的关系,非常陌生,不过即使皇帝吩咐下来,王珪自然不会推辞,应允下来,而且也清楚,以皇帝的脾性,绝对不会为了这点小事,特意召他前来的。

  果然,一声余叹,李世民脸上带着几分严肃表情,认真说道:“韩卿,你把刚才的建言,就是建筑英烈堂的事情,仔细说给王尚书听。”

  也有点儿口⼲舌躁,不过也不指望皇帝能够注意,赐下茶水,韩瑞咽了下喉咙,就要重头述说之时,脑中灵光闪现,注意到李世民的吩咐,只是英烈堂,没有功臣楼…

  确认自己没有听错,韩瑞心念急转,不敢迟疑太久,立即省略功臣楼部分,直接阐述英烈堂的设置与构建,及其功能,基本上,是‮民人‬英雄纪念碑的简略版,再加上韩瑞自己对于古代礼制的了解,加以补充,计划十分耝略。

  没有办法,古今的情况不同,拿来主义根本就行不通,而且韩瑞本⾝,又不是李淳风这样的妖孽大才,仓促之间,难免有几分纷乱,不过也勉強表达清楚,没有词不达意的地方。

  说罢,韩瑞自己也有几分心虚,不知道这样的提议,在古代算不算是惊世骇俗,犯了某些人的忌讳,争相反对,群起而攻之。

  韩瑞的声音才落,李世民就有两分急切道:“王尚书觉得如何?”

  看了眼韩瑞,王珪的眼睛,掠过一抹复杂神⾊,沉yín说道:“将士浴血沙场,尽忠报国,风光厚葬,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陛下仁慈,优厚抚恤,更是将士军属之福…”

  韩瑞轻轻皱眉,连他都可以听出,王珪这是在顾左右而言他,尽管不是在说废话,但是根本没有什么实质的內容,提都没提英烈堂,难道是在委婉的反对?

  不仅韩瑞这样猜测,李世民也是这个想法,脸上故意露出不悦之⾊,⾼声道:“王尚书,既然你知道将士之苦,那么应该明白,设立英烈堂,就是要供奉这些为国尽忠的英烈忠魂,这等千秋大义之事,为何要反对?”

  “臣没有反对。”王珪‮头摇‬,也没有害怕惶恐,不亢不卑说道:“只是觉得,这样的大事,不可草率决定,还需要召集群臣,仔细商量才行。”

  听到这话,韩瑞可以确定,一定是什么地方,考虑不周,以至于让王珪,心中有不同的意见,可是看出李世民,同意建筑英烈堂的想法,知道自己势单力薄,不能阻止,⼲脆把同僚都招来,一起反对。

  当然,或许有几分恶意揣测,不过韩瑞从来不介意,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别人,真是弄不明白,王珪的官声,好像也不错的,怎么连这样的好事,也会反对。

  虽说,建造英烈堂,肯定有些劳民伤财的嫌疑,毕竟动用的是国库的钱粮,而且还要发动民工匠人徭役,但是采购木材石料,调运钱粮,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带动经济发展,增加税收,无非是把钱从右口袋放到左口袋,不算过分。

  韩瑞心里念念碎碎,却是没有注意到,李世民眼睛掠过的了然之⾊。沉默了下,李世民点头说道:“没错,多亏王尚书提醒,是朕疏忽了,此事再议吧。”

  “陛下圣明。”王珪说道,嘴角多了点欣慰笑容。

  拿了本奏折,李世民ch菗笔批阅,淡声说道:“嗯,你们退下吧。”

  “臣告退”王珪与摸不清楚状况的韩瑞,齐声说道,悄然起⾝,退步出了宮殿。

  出了殿门,韩瑞恪守规矩,自己落后几步,礼让王珪先行,其实,韩瑞也有些尴尬的,想要避开王珪,可是礼部与太常寺的方向相同,宮殿两旁,多是噤地,想绕步也不行,所以韩瑞也只能低头,乖乖的跟在王珪的⾝后,慢慢而行。

  忽然,发现前面人影停下,韩瑞连忙止步抬头,却见王珪回⾝,意味深长道:“韩博士,莫要忘了自己的⾝份。”

  什么意思?韩瑞顿时错愕,呆呆的看着王珪轻步而去,⾝影消失在礼部的衙署,脑中思绪万千,心中觉得,王珪这句话,不是恶意的警告,而是提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