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1-1690
[1681]
但鉴于陕西、甘肃打得太狠,他们跑到了山西。
虽说是半业余组织,但吃了这么大的亏,总结总结经验是应该的。于是,在王嘉胤部将王自用的号召下,所有剩下来的民军领袖,聚集在一块,开了个会。
会议的內容,是检讨教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顺便再选导领。
其实也不用选,一般这种事,都是论资排辈。经过群众推举,王自用以资历最多,工龄最长,顺利当选新任头头。
鉴于曹文诏、洪承畴之类猛人的出现,大家共同认为,必须团结起来,协同作战。
当时去开会的,共有三十六支队部,史称“三十六营”
跟以往一样,这三十六位头目,有三十六个外号,大致如下:
紫金梁、闯王、八大王、曹、闯塌天、闯将、扫地王、黑煞神…
就外号⽔平而言,跟⽔浒传还没在一个档次上,梁山好汉们的文化程度,估计是够格的,什么急先锋、拼命三郞、花和尚,都是现代的流行用语,相比而言,扫地王之类的外号,实在让人不知所谓。
而且就人数而言,也差点,⽔浒好汉们,总共是一百单八个,这次只有三十六个,也就够个天罡。
但在某一点上,他们跟梁山好汉是很相似的,不可思议的相似。
你应该还记得,梁山好汉排队时,排在第一的,并不是及时雨宋江,而是托塔天王晁盖。
然而晁盖并不是真正的主角,因为后来他被人给挂了。
这次的三十六位老大也一样,排在第一的紫金梁,就是王自用,他是当时的首领,后来倒没被人挂,自己挂了。
真正的主角,是后面的五位,外号你要不知道,那就对个号吧:
闯王——⾼祥
八大王——张献忠
曹——罗汝才
闯塌天——刘国能
最后,是最牛的一位,闯将——李自成
这是极为有趣的五个人,他们格不同,关系不同,有的是上下级,有的是战友,有的是老乡,为了生存,揭竿而起。
然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们终将因为各自的原因,选择各自的道路,或互相猜忌,或者互相排挤,互相残杀,直至人生的终点。
终点太远了,从起点说起吧。
[1682]
开完这次会后,各位老大纷纷表示,要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共同行动。
这次开会的起义军,总兵力,近二十万人,开完后就分开了。
分开去打仗。
他们兵分几路,开始向山西各地进军。
崇祯得知,立即下令山西巡抚,全力围剿。
当时的山西巡抚,是个⽔货。
这位仁兄调兵倒很有一套,听说敌人来了,马上四处拉人,陕西、甘肃、宁夏的兵都被他拉了过来,光是总兵,就有三个。
但这人有个⽑病,喜排兵布阵,把人调来调去,指挥七八糟,还没等他布出个形状,几路民军连续攻克多地,闹得天翻地覆。
于是崇祯恼火了,他决定换人,换一个能让这三十六位首领做噩梦的人——曹文诏。
曹文诏算是出头了。原先在辽东系,也就是个游击,荣归故里后,短短一年时间,就升了副总兵,现在是总兵。
山西总兵,大致相当于区军司令员,但按崇祯的意思,这个总兵,大致相当于总司令,因为据命令,所有追剿军,都要服从曹文诏的指挥。
对于这个安排,三十六位头头是有准备的,所以他们决定,以太原一带为基地,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曹文诏。
崇祯六年(1633),曹文诏正式上任,积极备战,准备进攻。
大战即将开幕,但在开幕之前,这场戏又挤上来一个人。
对这个人,曹文诏是比较悉的,因为在到西北之前,他经常见到这个人。
此人之所以上场,是被崇祯临时硬塞进来。一般说来,但凡在历史舞台上混的,除个别猛人外(如朱元璋),艺术生涯都比较短,混个几年就得下场。
但这位仁兄,上场的时间实在很长,曹文诏下去了,他没下去,明朝亡了,他都没下去,直到死在场上,都是主角。
隆重介绍,第三个猛人——左良⽟。
就知名度而言,左良⽟是比较⾼的,在很大程度上,他要感谢孔尚任,因为这位仁兄把他写进了自己的戏里(《桃花扇》),虽然不是啥正面角⾊,但好歹是露了脸。
左良⽟,字昆山,无学历,文盲。
左良⽟的⾝世,是非常秘密的,秘密到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从小⽗⺟双亡,由叔⽗抚养长大,就这么个出⾝,你让他读诗书,就是拿他开涮。
没书读,也得找工作,长大以后,左良⽟去当了兵,小兵。
他的成长经历,跟曹文诏类似,但他混得比曹文诏好,到崇祯元年的时候,就已经混到了都司。
顺便说一句,他之所以混得好,跟个人努力关系不大,只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
[1683]
天启年间,他还是个小兵时,有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了一个人。
当时的左良⽟,实在没啥特点,谁都瞧不上,但这个人算是例外。看见左良⽟后,惊为天人,说他很好,将来很強大,就说了几句话,建议朝廷给他提了个游击。
这位慧眼识才的仁兄,叫做侯恂,希望你还记得他,因为天启二年,他还曾经提拔过另一个人——袁崇焕。
按侯恂的说法,左良⽟是个难得的人才,很快就会出人头地。
但事情跟他所说的,似乎还是有点差距,左良⽟一直到崇祯元年,还是个小人物。
但不负侯恂所望,左良⽟终究还是出名了,只是出名的方式,比较特别。
这事之前也提过,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尽,袁崇焕来收拾残局,收拾来收拾去,就把左良⽟给收拾了。
当兵的没拿到工资,才兵变,左良⽟有工资,自然不参加,但手下的兵哗变,他负导领责任,就这么被赶回了家。
回家呆了几天,又回来了。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又把他召了回来,去打关內四城,就是在那里,他开始暂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
恰好,这段时间侯恂也混得不错,顺道给他提了副将,从此顺风顺⽔。
客观地讲,左良⽟同志的进步,基本上是靠侯恂的。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侯恂是个眼光很准的人。袁崇焕,他没有看错;左良⽟,也没有。
据史料记载,左良⽟⾝材很⾼,作战很猛,且⾜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很懂兵法,每次打仗都给人下套挖坑,此外,他个人的战斗技术也相当厉害。
除作战外,左良⽟还有点个人技术,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箭,速度极快。
到山西后,果然不同凡响。
先在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然后在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最后到了武安,被大败之。
这是个比较奇怪的事,当时左良⽟的手下,有七八千人,竟然被农民军全歼,他自己带着几个手下好不容易才跑回来,实在很没有名将风采。
不过不要紧,就算名将,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何况还有个不会发挥失常的名将。
[1684]
曹文诏的发挥从未失常,对于皇帝的信任,他很感动。
猛人被感动,反映在行动上,就是猛打,猛杀。
崇祯六年(1633)二月,文诏开始攻击。
他追击的敌人,有二十万,而他的兵力,是三千人。
无须怀疑,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曹文诏所有,且仅有的兵力。
他的追击之旅,第一站是霍州。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上天龙。
上天龙究竟是谁,就别问了。我只知道,他是死在曹文诏手下的第一个首领。
上天龙手下,有上万人,摆好阵势,曹文诏率军冲锋。
这位兄弟抵抗的时间,也就是那一冲的瞬间——一冲就垮。
垮得实在太快,所以头头也没来得及跑,就被曹文诏杀了。
他的第二站,是孟县。
孟县,离太原没多远,在这里等待着他的,是混世王。
混世王这个外号,是很有点哲学意味的,毕竟在世上,也就是个混。但曹文诏用实际行动生动地告诉他,混是容易的,混成王是很难的。
双方在孟县相遇,混世王的兵力,大致是曹文诏的六倍。
六十倍都没用。
曹文诏毫无费力,就击溃了混世王,混世王想跑,没跑掉,被曹文诏斩杀
当时的太原,算是民军的天下,因为这里是三十六营首领,紫金梁王自用的老巢。此外,如闯王⾼祥、闯将李自成等猛人,也都在那一带混。
曹文诏来后,就没法混了。
在他到任几个月后,史书上出现了这样的记载“五台、盂县、定襄、寿贼尽平。”
曹文诏实在太猛,他连续作战,连续获胜,先后击溃十几支民军,但凡跟他作战的,基本都撑不过一天。此后,他又在太⾕、范村、榆社连续发起攻击“贼几消尽。”
其实打到这个份上,就算够意思了,但曹文诏是个比较较真的人,非要⼲到底,因为那个最终的目标,就在他的眼前——紫金梁。
曹文诏是明⽩人,他知道,就凭对方这二十多万人,即使站在那里不动,让他砍,三千人,也得砍上十天半月。
所以最快,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掉紫金梁。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发动了连续攻击,关于这段时间的经历,史书上的记载,大致是时间、地名、斩杀人数——曹文诏斩杀的人数。
短短十五天內,曹文诏率军七战七胜,打得紫金梁到处跑。先到泽州、再到润城、沁⽔,每到一地,最多一天,曹文诏就到,到了就打,打了就胜。
紫金梁原本的想法,是集中兵力,跟曹文诏死磕。
死磕未必能行,死是肯定的。
[1685]
一个月,紫金梁的兵力已经损失了近三分之一,这么下去,实在赔不起了。
于是他做出决定,分兵。
紫金梁现在的想法是,曹文诏再猛,也没法分⾝,分兵之后,就看运气了,谁运气不好,被逮着,命苦不能怨府政。
就这么办了,紫金梁分工。他去榆社,老回回(三十六营之一)去武乡,过天星(三十六营之一)去⾼泽。
关于结局,史书上记载如下:“文诏皆击败”
到底怎么办到,我到今天也没弄明⽩。
但紫金梁、八大王们明⽩了,混到今天,再不躲就没命了。
曹文诏是山西总兵,山西是没法呆了,往外跑。
跑路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直隶(河北),另一个是河南。
紫金梁去了河南,至少在那里,他还是比较全安的。
这个想法再次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曹文诏同志是很负责的,别说国中河南,就算欧洲的荷兰,估计照去。
在曹文诏的追击下,紫金梁王自用吃了大亏,好不容易跑到河南济源,终于解脫了。
人死了,就解脫了。
所幸,他还算是善终,在被曹文诏⼲掉之前,就病死了。
崇祯六年五月,紫金梁死去了,三十六营联盟宣告结束。
紫金梁结束了他的使命,接替他的,将是一个更为強大的人。
合谋
当然,对当时的起义军而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文诏还在追。
紫金梁死后,曹文诏继续攻击。在林县,他遇上了滚地龙率领的民军主力,一晚上功夫,全灭敌军,杀死滚地龙。此后又攻下济源,在那里,他杀死了三十六营的重要头领老回回。
洪承畴在陕西,陕西消停了,曹文诏在山西,山西也消停了。虽然河南也不全安,但对于众位头领而言,能去的地方,也只有河南了,具体的地点,是河南怀庆。
河南怀庆,位于河南北部,此地靠近山西五台山地区,地段很好,想打就打,不想打就钻山沟,是个好地方。
于是,崇祯六年(1633)六月,山西、陕西的民军基本消失——全跑去河南了。
河南的⽇子还算凑合,虽说曹文诏经常进来打几圈,但时不时还能围个县城,杀个把知县,混得还算凑合。到崇祯六年六月,来这里的民军,已经有十几万人。
[1686]
但好⽇子终究到头了,因为另一个猛人,来到了河南——左良⽟。
三年前,孙承宗收复关內四城的时候,最能打的两个,就是左良⽟和曹文诏。
就军事天赋而言,两人⽔平相当,也有人说,左良⽟还要厉害点,之所以打仗成绩不好,说到底还是个人员素质问题。
曹文诏率领的,是关宁铁骑,所谓天下第一強军,战斗力极強,打起来也顺手。
但左良⽟估计是跟袁崇焕关系不好,来的时候,没有分到关宁铁骑(大多数在祖大寿的手上),只能在当地招兵。
这就比较⿇烦了,倒不是说当地人不能打仗,关键在于,参加民军闹事的,大都也是当地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苦人家,闭只眼就过去了,官军也好,民军也罢,都是混饭吃,何必呢?
而这一次,左良⽟得到了一支和以往不同的军队—昌平兵。
明代的军队,就战斗力而言,一般是北方比南方強。北方的军队,最能打的,自然是辽东军。问题在于,辽东军成本太⾼,给钱不说,还要给地,相对而言,昌平兵价比很⾼,而且就在京城附近,也好招。
带着这拨人,左良⽟终于翻⾝了,他连续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斩杀敌军上万人,追着敌军到处跑。
到崇祯六年(1633)九月,不再跑了
民军主力被他赶到了河南武安,估计是跑得太辛苦,大家跑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有十几万人,还跑什么?就在这里,跟左良⽟死磕。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抉择。
敌人不跑了,左良⽟也不跑了,他开始安静下来,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
对左良⽟的反常举动,民军首领们很纳闷,但鉴于左总兵向来彪悍,他们一致决定等几天,看这位仁兄到底想⼲什么。
左良⽟想⼲的事情,就是等几天。
他虽然很猛,也很明⽩,凭自己这点兵力,追着在庇股后面踹几脚还可以,真卷袖子上去跟人拼命,是万万不能地。
在对手的配合下,左良⽟安心地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据崇祯的统一调派,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南本地军队,⽇夜兼程,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完成合围。
对首领们而言,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1687]
下面,我们介绍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英雄。据史料记载,除了知名人物⾼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外,还有若⼲历史人物,如薛仁贵、刘备(都是外号)以及某些新面孔:比如鞋底光(一直没想明⽩这外号啥意思,估计是说他跑得快),上路(这个外号很有觉悟)、一块云(估计原先⼲过诗人)、三只手(这个…);某些死人,比如混世王、上天龙…(应该之前已经被曹文诏⼲掉了)。
大抵而言,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在这个圈里。
对诸位首领而言,崇祯六年的冬天应该是过不去了。
因为除被围外,他们即将来另一个相当可怕的消息。
按规定,但凡跨省调动,应该指认一名前线总指挥,据级别,这个包围圈的最⾼指挥者,必定是曹文诏。
当然,如果真是曹文诏管这摊子事,历史估计就要改写了,因为以他老人家的脾气,逮住这么个机会,诸位首领连全尸都捞不着。
可是,不是曹文诏。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
崇祯六年九月,曹文诏被调离,赴大同任总兵。
关于这次任命,许多史书上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毁长城。
打得好好的,偏要调走,纯粹是找菗。
而这笔帐,大都算到了御史刘令誉的头上。
因为据史料记载,曹文诏当年在山西的时候,跟刘御史住隔壁,曹总兵书读的少,估计也不大讲礼貌,欺负了刘御史,两人结了梁子。
后来刘御史到河南巡视,曹总兵跟他聊天,聊着聊着不对劲了,又开始吵,刘御史可能吃了点亏,回去就记住了,告了一黑状,把曹文诏告倒了,经崇祯批准,调到大同。
史料是对的,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按照明代编制,山西总兵和大同总兵,算是同一级别,而且崇祯对曹文诏极为信任,别说一状,一百状都告不倒。
真正的答案,在半年后揭晓。
崇祯七年(1634)初,皇太极率军进攻大同。
崇祯是个很苦的孩子,上任时年纪轻轻,小心翼翼地装了两年孙子,⼲掉了死太监,才算正式掌权,掌权之后,手下那帮大臣又斗来斗去,好不容易⼲了几件事(比如裁掉驿站),又⼲出来个李自成。辛辛苦苦十几年,最后还是没辙。
[1688]
史料告诉我们,崇祯很勤奋,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天天上朝,自己和老婆穿的⾐服都打着补丁,也不好⾊(估计没时间),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没享受权利,尽承担义务。这样的皇帝,给谁谁都不⼲。
很可怜。
可怜的崇祯同志之所以要把曹文诏调到大同,是因为他没有办法。
家里的事要管,外面的事也得管,毕竟手底下能打仗的人就这么多,要有两个曹文诏,这事就结了。
对于皇太极的这次进攻,崇祯是有准备的,但当进攻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准备不⾜。
皇太极进攻的兵力,大致在八万人左右,打宁远没指望,但打大同还是靠谱的。
自进攻发起之⽇,一个月內,大同防线全面击破,各地纷纷失守,曹文诏虽然自己很猛,盖不住手下太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击破周边地区后,皇太极开始集结重兵,攻击大同。
大同是军事重镇,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就兵力对比而言,曹文诏手下只有两万多人,而主力关宁铁骑,只有一千多人,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崇祯也玩命了,在他的调派下,吴襄率关宁铁骑主力,⽇夜兼程赶往大同,参与会战。
曹文诏也确实厉害,硬扛了十几天,等来了援兵。
皇太极眼看没指望,抢了点东西也就撤了。
崇祯七年(1634)的风波就此平息,手忙脚,终究是搞定了。
但曹文诏同志就惨了,虽然他保住了大同,但作为最⾼指挥官,责任是跑不掉的,好在朝廷里有人帮他说几句话,才捞了个戴罪立功。
但皇太极这次进攻,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既不是抢了多少东西,杀了多少人,也不是让曹总兵被黑锅,而是那个包围圈的彻底失败。
其实在崇祯十七年的统治中,有很多次,他都有机会将民军彻底抹杀。
这是第一次。
事实证明,那个包围圈相当结实,众位头领人多势众,从九月被围时起,就开始突围,突了两个月,也没突出去。
到十一月,连他们自己都认定,完蛋的⽇子不远了。
当时已是冬季,天气非常地冷,几万人被围在里面,没吃没喝,没进没退,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
然而不要紧,还有庒箱底的绝技,只要使出此招,強敌即可灰飞烟灭——投降。
[1689]
当然了,投降是暂时的,先投降,放下武器,等出了圈,拿起武器,咱再接着⼲。
但你要知道,投降也是有难度的。
为顺利投降,他们凑了很多钱,找到了京城总兵王朴,向他行贿。
没有办法,因为你要投降,还要看人家接不接受你投降。为了共同的目标,适当搞搞关系,也是应该的
而且按很多人的想法,首领们应该是很穷的,总兵应该是很富的,事实上,这句话倒过来说,也还恰当。比如后来的张献忠,在⾕城投降后,行贿都行到了朝廷里,上到大学士、下到知县,都收过他的钱。
人不认人,钱认人,这个道理,很通用。
问题在于,参与包围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行贿王朴呢?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充分说明,诸位头领的脑袋,是很好使的。
只能行贿王朴,没有别的选择。
因为王朴同志,是京城来的。
在包围圈的全部将领中,他是最单纯的,最没见过世面。
王朴同志虽然来自京城,见惯大场面,但西北的场面,实在是没有见过,而在这群头领面前,他也实在比较单纯。
他知道,打仗有两种结果,投降就投降,不投降就打死,却不知道还有第三种——假投降。
他也不知道,在这个包围圈里的诸位头领,都有投降的经历,且人均好几次,某些层次⾼点的,如张献忠,那都是投降的专业人士。
再加上无知单纯的王总兵,也有点不单纯,还是收了头领们的钱,他还算比较地道,收钱就办事,
崇祯六年(1634)十一月十八⽇,首领们派了代表,去找王朴(钱已经送过了),表示自己的投降诚意,希望大家从此放下屠刀(当然,主要是你们),立地成佛。
王朴非常⾼兴,他的打算是完美的,受降,自己发点财,还能立功受奖,善莫大焉。
他随即下令,接受投降,并催促众首领早⽇集结队伍,出武器。
当然他并没有撤除包围,那种蠢事他还是⼲不出来的。
但既然投降了,就是內部矛盾了,没必要兴师动众,可以原地休息,要相信同志。
你要说王朴没有丝毫提防,那也不对,他限令头头们十⽇之內,必须全部缴械投降。
不用十天,四天就够了。
[1690]
二十四⽇,十余万民军突破王朴的防线,冲出了包围圈。
大祸就此酿成。
鉴于所有的军队都在搞包围,河南基本是没什么兵,所以诸位头领打得相当顺手,很是逍遥了几天。
也就几天。
十二月三⽇,左良⽟就追来了。
包围圈被破后,崇祯极为恼火,据说连桌子都踹了,当即下令处罚王朴,并严令各部追击。
左良⽟跑得最快。
之所以最快,倒不是他责任心有多強,只是按照行政划分,河南是他的防区,如果闹起来,他是要背黑锅的。
摆在面前的局势,是非常⿇烦的,十几万民军涌⼊河南,遍地开花,庒没法收拾。
左良⽟收拾了,他收拾了河南境內的所有民军——只用了二十天
实践证明,左总兵是不世出的卓越猛人,他率领几千士兵,连续出击,在信、叶县等地先后击溃大量民军,肃清了所有民军,从头至尾,二十天。
左良⽟同志工作成绩如此突出,除了黑锅的庒力,以及他本人的努力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所肃清的,只是河南境內的民军,那些头领的主力,已经跑了。
跑到湖广了,具体地点,是湖广的郧(今湖北郧)。
我认为,他们跑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跟河南接壤的几个省份,陕西是不能去的,洪承畴在那里蹲着,而且这人专杀投降的,去了也没前途。
山西也不能去,虽说曹文诏调走了,但几年来,广大头领们基本被打出了恐曹症,到了山西地界,就开始发怵,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去。
那就去湖广吧。
最早进去的是⾼祥和李自成,且去的时候,随⾝带着几万人。郧巡抚当时就晕菜了,因为郧属于山区,平时都没什么人跑来,也没什么兵,这回大发了,一来,就来几万人,且都是闹事的。各州各县接连失陷,完全没办法,只好连夜给皇帝写信,说敌人太多,我反正是没办法了,伸长脖子,等着您给一刀。
这段⽇子,对⾼祥和李自成而言,是比较滋润的,没有洪承畴,没有曹文诏,没有左良⽟,在他们看来,郧是山区,估摸着也没什么猛人,自然放心大胆。
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里是有猛人的,第四个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