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鉴宝人生 > 第六百四十一章 根雕

第六百四十一章 根雕

目录

  “谢谢!”

  楚琛端过茶杯,感谢了一句,笑道:“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主要是我家祖传的针灸术比较好的关系。”

  听楚琛说是祖传的针灸术,朱教授虽然好奇,但考虑到忌讳,还是岔过了话题,谈起了治疗。

  于是他问道:“楚医生,下一次针灸,你打算什么时候进行?”

  楚琛考虑了一下:“明天就要做手术了,那我就后天再来吧!”

  “好的…”

  接下来,两人换了一下各自的看法,见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待清楚了,楚琛喝了口茶就准备告辞,不过在他喝茶的时候,眼睛的余光正好看到了朱教授桌上摆着的一样东西,顿时就引起了他的‮趣兴‬。

  “朱教授,您的这座雕看起来不错啊!”

  “这是雕吗?”

  朱教授的表情有些疑惑,随后他笑道:“我对方面一点都不懂,这东西还是前几天一位家长因为我治好了他孩子的病,送给我的。本来我推辞不要,不过他说是祖传的东西,不值几个钱,丢到我桌上就跑了。楚医生,这东西是不是贵的?”

  楚琛摇了‮头摇‬:“东西我还没细看,到底贵不贵,还不知道,不过看起来还是工艺好的。”

  “这样啊!”朱教授皱了皱眉头:“我原先也打算找个人帮忙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价值,如果是几百块钱的东西,那收下来到也没关系。太贵的话,我肯定是要还给那位家长的。”

  昨天楚琛就从刘琴舒那打听过朱教授。知道他是不怎么收红包的,也基本不接受患者家属给的礼物。其实对朱教授来说。只要节假⽇出去做趟手术,或者指导一下,就能有很多的收⼊,本没必要收什么红包。

  朱教授接着说道:“楚医生,既然你懂这个,⿇烦帮我鉴定一下,如何?”

  “没问题…”

  雕,是咱们‮家国‬的传统雕刻艺术,是以树(包括树⾝、树瘤、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

  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意为在雕创作中,应主要利用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辅助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雕又被称为“的艺术”或“艺”

  朱教授桌子上的雕,为一件竹雕寿星。

  竹雕的原料系⽑竹。大自然中⽑竹丛生,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终年常青。历经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风雨锤炼,形成了自⾝质地坚韧、纹理细腻、⾊泽淡雅的风格。其偶然生长的富有趣味的部和奇异竹节,应视为稀有之物。

  竹雕创作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能否以天然之美施以巧雕而取胜。所以,作品要求在艺术造型上具备构思新奇、章法巧妙、取舍得当、意趣横生之要点。

  当然。竹论其表面似乎显示出“丑”而这种“丑”却给我们带来捕捉素材、施展技艺的魅力,促使我们发想像力,正如罗丹所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

  眼前的这件竹雕,是取満竹节部雕制而成,寿星作站相,完全据竹的特点而制,十分的得体。

  寿星左手执扇,右手执杖,皆贴于⾝,作隐起浮雕。

  ⾐着线条简洁,少折皱。层次不多,刀口圆浑,強而有力,稍有质感,打磨光滑,充分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着力刻画寿星的头部。故头的比例加大,约3厘米左右,占全⾝长的四分之一许。

  寿星头部的宽度,几乎并肩,额头⾼耸,上有三道深深的皱纹,表明既长寿又经风霜。

  寿星的眼鼻嘴宽大,大耳垂肩,眼眯起作下视状,面目温和,慈眉善目,三须短胡,四方面相,精神炫烁悠闲潇洒,将寿星人物的特征和內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件竹雕寿星,久经摩玩传承,包浆浓郁匀净,好似有仙风道骨之气。再加上雕刻精湛,刀法看上去行云流⽔,有一种“极物之形,尽物之神,得物之趣”之感。

  因此,稍稍一看,楚琛就知道这应该是件老的雕作品,而且从雕刻的风格来看,应该是嘉。定竹刻的作品。

  嘉。定竹刻盛行于明清时期。明正德、嘉靖年间,出现著名竹刻家朱鹤、朱缨、朱稚征,一门三代相传,世称“三朱”三朱以书画⼊竹刻,以刀代笔,以笔法运用于刀法,独创深刻、⾼浮雕竹刻技法。对后世竹刻产生极大影响,形成独物的嘉。定竹刻流派。

  清赵昕撰《竹笔尊赋》中有记载:“疁城以竹刻名…镂法原本朱三松氏。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馔,遂与物产并著”事实正是如此。

  果然,没一会,楚琛就看到了底部刻的“三松制”文款。这“三松”正是朱缨的次子,朱稚征的号。

  朱稚征生卒年不详,所制作品有署崇祯年款,卒年或已⼊清。陆扶照《南村随笔》说:“(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

  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楚琛到是没想到,居然会遇到一件朱三松的作品,而且这东西正好拿来祝寿,如果能够买下来的话,过段时间去金陵给老先生祝寿的礼物就有了。

  至于能不能买下来,楚琛到是有些捉摸不定,以这件竹雕寿星的品相和雕工来看,市场价值确定不菲,他估计应该在35到40万之间,以朱教授的格来看,这件竹雕他肯定是会退还给原主人的。

  所以,他想买的话,只能问原主人了,到时对方听说这东西有这么⾼的价值,不知道会不会卖,不过他又不能強买強卖,最终如何,也只能到时再说了。

  放下手中的东西,楚琛就笑着说道:“朱教授,您的这件东西确实是明末朱三松所雕刻的真品。”

  “明末?”朱教授对楚琛给出的结果,相当的惊讶:“那这东西不是已经有好几百年了嘛,怎么看上去还这么新,这么光滑啊!”

  “这不是新,是包浆!就是以前的主人经常把玩所引起的一种自然氧化反应。”

  楚琛笑着解释道:“至于光滑也不对,这老雕整体看上去虽然画面⼲净,天然古朴,一气呵成,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又是人为使用,所以有自然用过的伤痕,您看…”

  说到这里,楚琛拿起強光手电,照向了东西的表面,朱教授又惊讶的发现,上面果然如楚琛说的那般,有一丝丝细小的擦痕,数量看上去还多的。

  “这就是真古玩的标志?”朱教授抬起头来,问道。

  收起手电,楚琛又解释道:“这确实是分辨真伪的标志之一,不过现在做伪的手段很多,这种痕迹也是能模仿的。当然,像这样的东西想要分辨它是真是假,也比较容易,比如说,新雕仿旧,雕法大部门耝劣生硬,刀功没变化。众多人物一副面相,多种纹样装饰一种模式,机械或刻板。”

  “老雕整体雕刻手法完美,一脉相承,从主要人物到环境(房舍、家具、树木之类)都雕得当真、线条流畅,有一种潇洒之感。就像这件雕像,看上去很自然生动,如果是仿品的话,很难做成这样…”

  听着楚琛把一些鉴定的要点说了一遍,朱教授就苦笑道:“这东西听得云里雾里的,看来我并不是你们那一行的料啊!对了,这东西既然是真的,又是明代的,应该很贵吧?”

  楚琛说道:“古玩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值钱,关键还是要看东西到底怎么样,艺术⽔平低,或者大众化的东西,也是不值什么钱的,不过您这件东西,确实比较好,前面我说的朱三松,在竹雕艺人中间,是非常有名的。我估计这东西的市场价值,应该在35至40万之间。”

  “嘶!”

  听到楚琛给出的价格,朱教授倒昅了一口凉气,到不是说他没见过这么多钱,而是没想到,一件才十二三公分⾼的雕像,居然会值几十万,这让他想想都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过了半响,朱教授有些愕然的问道:“古玩难道都有这么贵吗?”

  楚琛摇了‮头摇‬:“那当然不可能了,东西也是有好有坏的,其中只有小部分精品才值钱,当然,几十万的东西在古玩里面也不是太贵,贵的价格有几百上千,甚至上亿的。”

  朱教授愣了愣神,随后问道:“我听别人说,有什么捡漏‮夜一‬暴富的,是真的吗?”

  楚琛回道:“这种事情确实存在,不过古玩这一行,赝品也非常多,如果也不学习,就抱着‮夜一‬暴富的念头踏⼊这一行,往往会跌的鼻青脸肿。”(未完待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