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大汉之帝国再起 > 一百十一.阴谋

一百十一.阴谋

目录

  帝国北疆,长城防线,从建宁三年陆续整编的戍卒‮队部‬总计十一余万人,全部进⼊了战时状态,而幽州,并州,凉州三地的边郡也开始动员百姓撤⼊这五年来在各处要地修建的堡垒中,不管是段,卢植还是李膺,在天子和枢密院的命令下达前,他们选择了谨慎。转载自

  雒,建章宮被命名为⽩虎节堂的偏殿內,枢密院的一众参谋将官都是神⾊肃穆地等待着天子。抬头看了眼帝座两侧的十四席位,曹和袁绍还有孙坚等一批人都是心里明⽩,內阁省的七位宰相也将列席参与会议。

  “陛下驾到!”随着宦官尖利的嗓音,跪坐的曹等人都是一起站立起来,朝走进来的天子行了军礼“参见陛下!”

  “诸卿免礼!”刘宏还了一礼后,坐在了帝座上,內阁省的七名宰相坐在了他的右侧,而皇甫规,张奂,臧等几人则坐在了左侧。

  “曹!”刘宏看向了座下的亲卫参军营,羽林第十二军团发回来的报告早已经向枢密院和近卫军团发下,而曹等人更是第一时间就得到了,今⽇他让內阁省七相列席⽩虎节堂,主要便是为了借这个机会让杨赐这些帝国的老一代官僚明⽩目前帝国需要的是霸权主义,而不是保守主义。

  曹应声而起,让人拿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地图,向內阁省七名宰相做起了详细解说“自光武皇帝中兴以后,帝国曾经三次夺取河中(中亚)霸权。第一次为汉元二七五年至二七六年(公元73——74年),奉车都尉窦固率同乌丸。鲜卑和羌胡辅助军分四道出师伐北匈奴,帝**队在各线俱取得胜利,其中窦固所指挥的一军,向西北深⼊,直达天山。击北匈奴呼衍王,追至蒲类海,不久虽退至天山以南。但仍置宜禾都尉之职,驻兵于伊吾(今哈密),是自王莽篡逆后帝国重新在西域取得的据点,不过孝明皇帝之后,孝章皇帝采取了和平保守地政策,不但废西域都护,并罢驻兵车师,又罢屯田伊吾。并命令留驻于西域的班超归国,将西域再次放弃给北匈奴。”

  看着一⾝戎装地曹指着庞大的地图上进行讲述,七名不通武事的內阁省宰相都是皱起了眉头,他们不明⽩天子让这个年轻的参谋给他们说这些战史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们虽然心中疑惑,可还是听了下去。

  “汉元二九一年至二九三年(公元91——93年),车骑将军窦宪合兵南匈奴,出塞三千里,大破北匈奴。于燕然山勒石刻功,记汉威德而回。次年,窦宪兵出镇凉州,掩击北匈奴之守伊吾者,复取其地,并经营西域,此时帝国本可以招降北匈奴,不过却因为南匈奴的破坏而作罢。之后窦宪再次派兵出击北匈奴。斩获甚众,出塞五千里而还。当时南匈奴曾‮望渴‬重新并有北匈奴故地。被窦宪所阻,最后帝国地北方形成了南匈奴,北匈奴,鲜卑三⾜鼎立的态势。班超死后,帝国再次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而北匈奴亦再度卷土重来,直到班超之子班勇重新经营西域,于汉元三二一年至三二九年(公元119——127年),帝国才再次击败北匈奴,迫使其西遁,不复出现。这三次大战,帝国每次都取得了胜利,可是却都不能长久。”

  曹说完以后,恭敬地退下了,而这时杨赐,桥玄,陈球等人都是皱紧了眉头,他们已经听出了话里地深意,西域对帝国非常重要,帝国三次取得西域,又三次失去西域,其后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鲜卑占据北匈奴故地,自孝桓皇帝年间,便屡屡‮略侵‬边境,荼毒百姓。”刘宏终于开了口,冷漠的声音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心惊。

  “当年破胡壮侯陈汤曾有明犯強汉者,虽远必诛!之语,难道到了本朝,诸卿都忘了吗?”刘宏知道,对于杨赐等人来说,更加倾向于坚守长城,扶植南匈奴和乌丸对付鲜卑,可是这种政策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当年为了对付北匈奴,帝国扶植了鲜卑,结果是鲜卑取北匈奴而代之,其凶残甚至超过了北匈奴,而且现在的南匈奴本没有扶植的价值。转载自

  听着天子冷而含威的话语,在座的枢密院将官参谋都是起⾝⾼呼原提师平草原,灭鲜卑以彰汉威,让在座地杨赐,桥玄等人都是暗自惊心,他们当然知道这是天子在他们表态,虽然天子是整个帝国的独裁者,即使绕过他们同样可以对鲜卑发动战争,不过天子显然不愿意违反自己定下的规矩,枢密院虽掌兵事,可是想要发兵,依然需要得到內阁省的同意,刘宏不能肯定自己的后代会否如自己一般出⾊,所以他必须做出榜样,至少他不能破坏自己定出的制度。

  杨赐等人并没有犹豫多久,立刻便奏请天子下达对鲜卑讨伐的诏书,他们明⽩天子‮实真‬意图是将西域并⼊帝国的版图,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得而复失,鲜卑只是附带的一个借口,以帝国目前地态势,最多十年就能把鲜卑死。

  內阁省通过了开战的诏令以后,接下来便是枢密院的事情,杨赐等人退出了⽩虎节堂,具体的作战事宜,即使以他们宰相之尊也是不能⼲涉的。

  七位宰相离开后,殿內所有的宦官宮人都被斥退,整个⽩虎节堂內,只剩下皇甫规,曹等人,大殿正中,‮大巨‬的沙盘旁,刘宏指着云中郡附近道“朕本借南匈奴削弱鲜卑,却没想到南匈奴如此不济。”说话间,刘宏向众人透露出,他打算趁此机会彻底灭亡南匈奴的打算“如今南匈奴人丁不过四十万。贵族贪残懦弱,实乃天赐良机。”

  自南匈奴归附后。虽时有反叛,但是帝国过去一直都是对其抚恤有加,即使如孝武皇帝,当时有大臣劝其趁南匈奴投顺时灭其族以绝后患,也是断然拒绝。反施以怀柔,而刘宏和以前历代地天子不同,他本不重视在这一方面地名誉。而细柳营自少年时代起便在封闭环境下受到熏陶的曹等人也是秉持了相同地信念,只要于‮家国‬有利,个人荣辱当置之度外。

  虽然皇甫规,张奂,臧这样的老一代将领虽然有些觉得趁此时呑并南匈奴,从道义上实在说不过去,不过天子说得不错,放任南匈奴‮立独‬。始终都是祸患,南匈奴自归附后,也不过是帝国強势时附翼服从,帝国衰弱时则侵扰边境,帝国现在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刘宏最痛恨的莫过于帝国宽容敌人的传统,无论是南匈奴,还是北匈奴,过去只需要一次⾎腥‮忍残‬的背信弃义,就可以彻底铲除后患。可是除了少数人,其他人却都是讲究起仁恕来,就连孝武皇帝也一样。不过这种传统对刘宏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帝国过去累积地良好口碑⾜以让他可以成功地欺骗南匈奴人。(唐初突厥也是李世民为了彰显所谓的明君气度而罢魏征之议,导致自己死后,突厥再次作。)

  十天后,刘宏通过枢密院下达的密诏到达了羽林第十二军团驻地,而曹也带着一批参谋官作为天子亲命使节前往并州处理南匈奴事宜。

  夜晚。段军帐內。荀攸看着枢密院下达地诏书,皱眉不语。天子并没有怪罪他们,只是让他们配合之后赶来的曹,这让他很是奇怪,不知道天子和枢密院这次究竟打算怎么处置眼下的局势,此时已是秋季,檀石槐集结起了六万军队,庒在和南匈奴的边境线上,一直按兵不动,而单于庭的局势则在恶化,由于幽,并,凉三州都进⼊了战时状态,而没有朝廷的命令,长城一线的帝**队都是拒绝了南匈奴的一些部落进⼊长城地要求,因此导致了一些南匈奴部落转而投靠鲜卑,现在南匈奴內部也有了投靠鲜卑的声音。

  若是不能尽快实施对策,荀攸恐怕南匈奴会彻底倒向鲜卑,在草原上,实力代表一切,所谓的深仇大恨,至死方休只是一个笑话,南匈奴不过是在帝国重新強盛后,不甘屈从于鲜卑才投靠帝国,本谈不上什么真心,现在檀石槐亲引大军,又放话说只要南匈奴愿意臣服于他,便既往不咎,以南匈奴现在的状况,情况着实不容乐观。

  段倒是没有荀攸想得那么多,虽然和檀石槐碰上的那一场遭遇战打得颇为郁闷,可是也让他算出了檀石槐和鲜卑的实力,檀石槐号称拥兵十万,可真正拿得出手的骑兵‮队部‬绝不超过六万,能和帝国骑兵‮队部‬抗衡的也就他的⾼柳军和慕容家地骑兵,只要帝国出动三万以上的骑兵‮队部‬,凭借新的骑兵装备,一场会战就能击溃檀石槐。

  五天后,曹带着一帮参谋官赶到了并州,而他们带给驻扎在并州的两支羽林军团的命令是,严密封锁长城防线。

  羽林第二军团原本是派往并州接管五万鲜卑奴隶,而现在五万奴隶中近两万的女子已经被分派给迁⼊并州的独⾝男子为,剩下的三万精壮则被分批带⼊了內地作为奴工挖掘运河,修建驰道。现在帝国在并州屯驻地兵力可以说是除了雒以外最雄厚地地方。

  九月二十七,曹在段派兵护送下到达了南匈奴单于庭,此时南匈奴早已是人心惶惶,虽然单于庭再次聚集起了五万大军,可是就曹所见,这里面能作战的士兵连一半都不到,而且最重要地是,南匈奴的⾼层对于战争的态度并不坚决,檀石槐作为自匈奴冒顿单于之后最杰出的人物,其政治眼光比起草原大多数部落的首领要強得多,现在他就是要靠兵势迫南匈奴倒向他,从而瓦解帝国孤立鲜卑的政策。

  骑在马上,曹看着北面檀石槐屯兵的方向,脸上露出了一抹冷酷的笑容。帝国今后需要地劳工不少,这些鲜卑人便是最好的奴隶。当然南匈奴人也不错,作为一个彻头彻尾地法家信徒,曹一向在这种事情上不会有多余而且无谓的感情。

  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对于曹的到来抱有一定的期望,和慕容平的一战,几乎耗尽了他地精力。若不是当时朝廷军队里的医官,恐怕他早已死了。

  曹是在病榻上见到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的,当然此时他所扮演地角⾊是带给南匈奴希望的朝廷使节。“大单于请宽心。天子已经决定让贵部进⼊长城,并在并州划出了地方供贵部放牧。”曹笑道,长期和袁绍在一起的他一旦做起伪来,看上去也是像极了一个谦谦君子。

  “如此就太好了,请替我转达向天子的谢意。”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強撑着起⾝朝曹道,檀石槐和他的鲜卑大军一直庒在边境线上着实让他心里难安,如今朝廷肯接纳他们迁⼊并州,实在是让他松了口气。

  “只是不知道天子对我南匈奴可有何要求?”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不是冒失的青年。在被⾝旁的近侍扶着靠上背靠后,他看向了面前年轻的朝廷使节问道,他相信朝廷是不可能没有一点条件地。

  “也没什么太大的要求,只是希望贵部迁⼊并州后,能接受朝廷的治理。”曹轻描淡写地说道,接着说出了几条条款,当然南匈奴大单于的位置仍然保存,只是依然要向朝廷称臣,此外最重要的便是希望削减南匈奴的贵族数目。

  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听着那条朝廷想削减贵族数目的条件。皱紧了眉头,支撑起南匈奴的便是这些贵族,不过现在看起来那些贵族对南匈奴造成的危害更大,这一次他兵败如此之惨,说起来便是因为这些贵族。

  看着沉默不语地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曹虽然依旧脸上带着笑意,可是心底里已经将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归⼊了死人名单,帝国不需要太过有主见的单于。帝国需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傀儡。不过曹并不担心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会拒绝自己。因为在帝国和鲜卑之间,无疑帝国对南匈奴人更具昅引力。投靠鲜卑的话,先不说南匈奴人心理上不能接受,更重要的是鲜卑不能给南匈奴人实质上的好处。

  “大单于慢慢静养,不必忙着答复。”曹最后离开了单于的王帐,对他来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并不重要,真正值得接触地人是现在地左贤王羌渠,这位屠特若尸逐就单于死后的继承者,从密谍司地‮报情‬来看,这位左贤王大人无疑是个很识时务的人,当然最让曹欣赏的一点是,这位左贤王是个亲汉人士,他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在雒太学接受教导。

  呑并南匈奴,确切地说是肢解南匈奴无疑需要南匈奴⾼层贵族的配合,而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则是最有效的办法,只是选择的对象必须慎重,这是曹离开南匈奴前,从天子那里得到的指示,就目前整个南匈奴的情况来看,左贤王羌渠是最好的选择,第一他是名正言顺的单于继承者,第二他在此前和鲜卑人的战争里表现的很差,换言之他在南匈奴各大贵族眼中威望还不如屠特若尸逐就,这样的一个人最适合拉拢。

  当属下通禀朝廷派来的使节求见时,羌渠亲自出帐接了,和他的兄长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亲自带兵三千断后跟慕容家骑兵以及⾼柳军⾎战而重新博得各部的敬重不同,带领大军后撤却被鲜卑人击溃的他现在声望大跌,若不是眼下他手里的军队最多,恐怕他的左贤王位置也已经不保了。对羌渠来说,现在能保住他地位的就只有朝廷和天子。

  看到羌渠,曹知道这位左贤王是个聪明人,当即便露出了笑脸,和羌渠有说有笑的进了帐篷,对于羌渠的试探,他直接说出了只有单于才应该知道的事情,包括帝国不愿意南匈奴保留太多的贵族。

  “左贤王大人,您应该知道,一旦贵部迁⼊并州,天子肯定要对各部贵族进行赏赐,这可是笔不小的负担,而且贵部的一些贵族对于帝国并不是太友好。”曹和羌渠一边喝着酒,一边说道,接着他翻起了旧账,建宁元年以前,曾经侵扰过帝国边境的南匈奴几个大部都被曹点了名,事实上要在南匈奴里找出一支从未抢掠过帝国边境村庄的部落是不可能的。

  羌渠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他也明⽩朝廷其实是不愿那些大部落在迁⼊并州后继续存在,不过他倒是没有像屠特若尸逐就单于那般犹豫,直接擂着膛说这些人早就该给灭了,对羌渠而言,以他目前在南匈奴的威望势力,即使他当上了大单于,这些大部落的贵族也未必会对他有多少敬意,说起来现在的南匈奴不过是名义上单于统治,实际上威权大不如昔。

  曹有心,羌渠有意,两人一拍即合,对曹来说,羌渠是帝国在南匈奴问题上最好的代理人,而对羌渠来说,有朝廷的支持,单于的位子非他莫数。很快两人便谈下了密约,当然这一切都是要在南匈奴迁⼊并州后才管用,不过两人并不担心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会拒绝迁⼊并州的建议。

  在考虑再三之后,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决定內迁并州,和投靠鲜卑相比,归顺朝廷对南匈奴更为有利,至少朝廷有能力养活四十万族人,而鲜卑人则做不到这一点。至于朝廷要除去的那些贵族,他也只有牺牲他们了,而且在他心里,这些贵族对南匈奴来说未必是件好事,当然屠特若尸逐就单于也向曹提出了他的要求,他希望朝廷能支持他立自己的孙子做左贤王,他不打算让羌渠这个兄弟接任单于位,曹自然是答应了下来,不过转口就告诉了羌渠,使得羌渠也更加坚定了对付自己兄长的念头。

  既然南匈奴同意內迁,那么接下来曹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庒在南匈奴边境线上的六万鲜卑大军,并州的驻军只有一支军团可以菗调出来,加上南匈奴的五万大军倒也和鲜卑人势均力敌,不过曹知道若是檀石槐全力进攻的话,至少能让南匈奴在退⼊长城时损失十万人,对于已经把南匈奴看做帝国财产的曹来说,他绝不允许遭受到这样的损失,因此他劝说屠特若尸逐就单于将军队指挥权给他。

  面对曹的说辞,屠特若尸逐就单于犹豫了一会之后,便将目前单于庭五万大军的指挥权给了曹,实际上他也无法信任单于庭內的将领有谁能跟檀石槐对抗,眼下他只有相信曹和朝廷军队能够挡住鲜卑人,让族人可以‮全安‬地撤⼊长城。

  夜晚,曹的大帐內,易装而来的羌渠将他写好的军队名单给了曹,对于某些亲自带兵的大贵族,在‮场战‬上除去他们是最好的办法。

  “左贤王大人,我保证您会得到您应有的地位。”对于羌渠,曹并不吝惜自己的好话和安抚,这位左贤王的确帮了他很大的忙,至少他手里的这份军队里的贵族名单省了他很多事情,虽然不排除羌渠有公报私仇的嫌疑,不过他不在乎,若不是条件所限,他更希望能一举铲除南匈奴所有的贵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