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官场 > 大明官途 > 第一百五十九章 高丽来使

第一百五十九章 高丽来使

目录

  ⽇下午,午睡中的李维正便被一阵憋气弄醒了,他:睁开眼,眼前出现了两张胖嘟嘟的小脸,憨态可掬,是他的两个小宝贝,一左一右坐在他的头两侧,一个在掐他的鼻子,一个在揪他的耳朵,两张小脸蛋上仿佛笑开了花一样。(->

  李维正心花怒放,一下子将她们抱起来,并排坐在自己前,两个小家伙平空飞起,开心得‘咯!咯!’直笑,他仔细打量了她们一下,便点其中一个小宝贝的鼻子道:“这么调⽪,你一定就是妹妹了。”

  他话音刚落,帐帘背后便传来了叶紫童的叹息声“亏你还是她们的⽗亲,连谁是姐姐、谁是妹妹都还分不清楚。”

  “我又弄错了么?”李维正轻轻拍了拍两个小家伙的脸蛋,苦笑道:“你们俩到底谁是妹妹,谁是姐姐?”

  本来妹妹的左耳垂上有一颗小痣可以区别,或许是长大的缘故,那颗小痣越来越淡,不仔细看是很难看出,一般紫童和倩倩都是凭感觉和细微处来分辨她们,可李维正长期在外,没有这种感觉,这几天已经连弄错三次了。

  “我教你一个分的法子吧!”紫童笑昑昑地从帐帘后走出来,她蹲下搂着两个女儿对李维正道:“你好好地看一看她们的嘴,就会现不同了。”

  李维正连忙仔细地观察们的嘴,他突然现了,她们的形是不同,一个轮廓分明,线刚毅,另一个満柔和,线的界线模糊。

  紫童见他有现,便又笑道:“轮廓分明的是姐姐,乖巧満的是妹妹,其实她们的细微区别还有很多地方们的耳朵形状不同,后脑勺的头型也不同,眉眼也略有不同,还有妹妹爱哭爱笑,姐姐文静稳重,只要你和她们呆久了,很容易就能区别出来。”

  “那好,以后我每天和她呆一个时辰她们一起玩。”

  李维小心地将两个孩子搂住,翻⾝坐了起来紫童笑道:“这么早用两个小家伙把我叫醒,是何用意?”

  紫童⽩了一眼。“昨晚答应人家地事。这么快就忘了吗?”

  “答应之事。让我想想。”李维正向她眨了眨眼昧地笑道:“我想起来了。我答应过你后耕耘要卖力一点。时间要长一点。”

  “就知道你会胡说八道。”紫童又羞又急。跳起来揪李维正地耳朵。李维正抱着两个女儿。无力抵抗。只得忍痛被她狠狠揪了一把。

  “再想想应过我什么?”紫童叉气鼓鼓道。

  李维正腾出一只手。摸了摸生疼地耳朵笑道:“不就是陪你回娘家。探望丈人丈⺟吗?耳朵都要被你揪掉了。”

  “揪你耳朵是教训你胡说八道什么时候说过要什么久一点地话。”

  “你虽然没明说,但就是那个意思。”

  李维正见她又要动手忙将两个女儿抱起道:“乖乖们,到娘那里去。”

  紫童见两个宝贝都向自己张开了手臂,只得一手一个把她们抱过来,却瞪着李维正道:“你到底去不去?”

  “去!当然要去,只是时辰还早,咱们收拾一下,去吃丈人家晚饭。”

  紫童见丈夫答应,不由笑逐颜开,连忙道:“你先起来,我去把孩子安顿了就来帮你梳洗。”说完,紫童抱着两个孩子匆匆到隔壁啂娘那里去了。

  其实来叶府也是李维正既定计划之一,⾝为户部右侍郞的叶天明也是太子成员,在太子朱标病重之时,他也一定充満了茫和困惑,为了不让叶天明做出错误选择而将来连累到自己,他有必要去提醒一下叶天明。

  早在昨天下午,紫童便派了一名家人去通知叶府,他们今天要过来,所以一大早叶夫人便忙碌开了,为女儿和女婿的到来进行准备,临近傍晚的时候,载着李维正一家四口的马车缓缓停在叶府门前,在门口等候的管家早飞快禀报进去,叶夫人带着儿媳妇和几个丫鬟婆子了出来。

  “两个小宝贝,给外婆抱一抱!”叶夫人从女儿手上接过小外孙女,极为心疼地搂在怀中,两个小娘长得珠圆⽟润,而且聪明可爱,到哪里都被人疼爱,叶如棠的子也笑着抱过了姐姐,一家人在门口笑声不断。

  “苏童呢?怎么不见她。”紫童不见妹妹出来,不由奇怪地问道。

  叶夫人迅速瞥了一眼李维正,一丝慌张从眼中一闪而过,她连忙笑道:“她⾝体有些不好,不能吹风,在內室和老太太一起,等你们进去呢!”

  叶夫人眼中的慌张被李维正看在了眼里,他心知肚明,这必然是叶天明不准她出来了,从叶天明在处理叶苏童一事上的态度,便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细微变化,刚刚加⼊太子时对自己可谓充満感,甚至还准叶苏童跋涉千里去山东,这就隐隐有承认婚约,要把她许给自己的意思了,可一旦太子势微,尤其在自己遭遇到官场险恶时,他的态度就开始有些转变了

  准许女儿和自己相见。

  对于叶天明的这种候鸟型态度,李维正已经见怪不怪了,说实话,他现在也不想见叶苏童,他来叶府可不是为了谈情说爱,他对自己能否渡过这次官场劫难着实没有半点把握,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再连累叶苏童,所以他只笑了笑,并没有多言。

  一家人簇拥着紫童和两个小家伙向后宅走去,叶夫人瞅了一个空,悄悄对李维正道:“紫童⽗亲在书房等你呢,你先去吧!”

  李维正点了点头,便给紫童的小丫鬟说了一声,快步向位于中堂的书房走去,叶天明的书房和汉时没有什么区别,満屋子的书,几口大箱子里堆満了他平时的一些画作和书法,此时叶天明刚刚下朝回来,他正伏案飞笔疾书一本明天要上呈给朱元璋的奏折,正写着,管家进来低声禀报道:“老爷,李姑爷来了。”

  叶天明随即放下了笔,将写到一半的奏折收了起来,随即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正如李维正对的了解,叶天明对李维正的态度也微微有了一点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太子病重是李维正此时遭遇的官场凶险,正如有人落⽔后的人会奋不顾⾝跳河去抢救,而有的人则惜⾝退缩一样,叶天明显然是属于后,他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十几年,对官场上的权力斗争已经十分敏感和洞察⼊微了一点也不看好李维正。

  他承认李维正手段很厉,少年老成官场上的天赋和才⼲,善于抓住机会,但自古就有句俗话,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以一名经营,无论他有多么強的才⼲如果没有资源供他支配、运用,那么切都是空中楼阁,对于商人个资源是钱,而对于官场中人个资源就是人脉。

  李维正恰恰差在人脉上,以前,他有太子这个大后台,人人和他打道都要给太子几分面子,所以,他无往不利,而现在太子病重,已经自顾不暇,他这个后台也就失去了,他现在除了锦⾐卫那边还有一点人脉外,満朝文武还有谁肯帮他?不仅如此,他的对手可是新储君的大热门秦王殿下,还有詹徽、孙家泰这些重量级人物,这样一来,朝中起码一半的大臣都将视他为敌,如此力量悬殊的斗争,不说叶天明也知道,这次李维正必败无。

  如此,他怎么还可能把:己卷进去,替李维正作垫背之人呢?

  书房开了,李维正走了进来,他躬⾝行一礼道:“小婿参见叶伯⽗。”

  按理,李维应该称叶天明为岳⽗,但过去的不愉快使李维正始终开不了这个口,叶天明也一样不肯称他为婿。

  “自己就不用这么多礼了,你坐吧!”叶天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让他坐下,待李维正坐下,叶天明便开门见山道:“我找你来就是为你被弹劾一事,你不要揷口,好好听我说。”

  “小婿洗耳恭听。”

  叶天明瞥了他一眼,便开始缓缓说道:“你眼前的形势确实很不妙,你在长期在外,很多事情你不知道,但我却很清楚,你擅自占领⾼丽的耽罗岛,炮轰釜山,这件事在朝中起多大的风波,你知道吗?一百二十名大臣在兵部尚书孙家泰的弹劾书上签名,就算皇上想保你,面对这么大的庒力,他也不得不考虑了,这就是詹徽的人脉,你能和他比吗?”

  李维正一言不,默默听着叶天明的教诲,叶天明见他还算恭顺,便叹了口气道:“也罢,看在我们翁婿一场的份上,我给你指一条明路吧!”

  叶天明走到李维正面前,递给他一张叠好的纸条“你自己看一看。”

  李维正接过纸条,打开来,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字“辞官回乡。”

  叶天明在旁边补充道:“你在广东当众剥人⽪,已经让朝中很多大臣对你不満,现在你又得罪重臣,墙倒众人推,这是你唯一的退路了,如果你肯谢罪辞官,皇上为了平息朝中群臣对你的不満,很可能会答应,这样,秦王的精力会转移到新储君的争夺上去,詹徽也会因为你的辞官而放过你,你就能从这次危机中全⾝而退了,其实做个富家翁也不错,平平安安地守着女过⽇子,不用再为官场之事殚精竭虑了。”

  这就是叶天明打的如意算盘,他唯恐李维正失败后会牵连到自己,所以便劝他辞官回乡,说完,他注视着李维正,等待他的答复。

  李维正暗暗冷笑了一声,辞官回乡,叶天明想得太简单了,他现在还有退路吗?秦王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那样的话,他只会死得更快、更惨,叶天明这样劝他要么是还有一点书生意气,要么就是本不管自己的死活,李维正没有答复,却淡淡一笑反问道:“叶伯⽗以为秦王真能⼊主东宮吗?”

  叶天明见他避而不答,知道他是不肯,心中不由大为失望,如果李维正真的被皇上处置自己该怎么办?他一时竟怔怔地起呆来,半晌,他才慢慢缓过神来,望着李

  :“你刚才说什么?”

  “我是说,叶伯⽗真的以为秦王能⼊主东宮吗?”

  叶天明愣了一下,虽然李维正转了话题,但这个问题也是他极为关心的,太子眼看不行了皇上又年事已⾼,新储君的人选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切⾝利益李维正提到了这个问题,他心中一动,李维正可是太子的心腹,说不定他有什么內幕消息,叶天明连忙问道:“你可是有什么消息?”

  李维正微微一笑道:“昨天我去探望的太子殿下听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希望能子承⽗业,由皇长孙接替他⼊住东宮。”

  叶天明大吃一惊是他庒就没有想到的,迟疑一下,他又小心翼翼确认道:“你是说可能会立皇太孙。”

  李维正缓缓点点头道:“秦王失德已久,以皇上的英明不可能立他为储,走秦二世而亡的旧路,既然嫡长子不能为储君只能是嫡长孙为储,再皇长孙酷似其⽗,宽厚仁德符合皇上立储的本意,我今天来就是想劝叶伯⽗自己的官途押在皇长孙⾝上,趁他现在拥戴不多,尽快成为他所倚赖的大臣。”

  叶天明的心开始了,这个月他一直在为此事忧心忡忡,他和其他大臣一样,认为皇上子嗣众多,最后的继承必然是从中选一,谁也没有想过皇太孙的可能,偏偏李维正说得言辞凿凿,这种可能大大增加了,可要他立刻决定去辅佐皇长孙,又嫌仓促了,他得好好考虑一下才行,想到这,叶天明叹了口气道:“这件事不可草率,让我好好再想一想。”

  叶天明拿不主意,但李维正却果断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太子病重,尽管朱元璋并没有直接表态要重立储君,但他在一个月前的朝会中已经暗示了大臣,作为他的后继若有没有旺盛的精力和強健的体魄是治理不了大明,这就是等于告诉了群臣,太子朱标无法再继承皇位了。

  这只是一个暗示,并不正式决定,但消息以误传误,传到四川那边却变成了皇上正式要群臣举荐新太子,于是四川布政使司的‮员官‬们便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四川布政使司的十几名‮员官‬联名推荐第十一子蜀王朱椿,赞他孝友慈祥、笃诚宽厚,有太子之风,且年轻英俊,符合皇上的要求。

  本来朱元璋没有明确表示重立太子之前上这种奏折,是有点大逆不道之嫌,所有人都为四川‮员官‬的命而捏一把汗,但出乎意料的是朱元璋并没有处罚四川‮员官‬,而是保持了沉默,这样一来,便立刻开始‮员官‬效仿了,紧接着是湖广布政使陈秉德上书,推荐楚王朱,赞他德才兼备,踏实稳重;颍国公傅友德和宋国公冯胜以及西平侯沐舂等一些军方人士,也通过各种渠道正式或非正式地推荐燕王朱棣,理由是北事未决,诸王雄才大略非燕王莫属。

  但不管是荐谁,朱元璋都一律保持了沉默,而且在朝会中也绝口不谈此事,他这种反常举动使満朝文武都看出来了,皇上确实是在考虑此事。

  就在维正从叶府回来后的当天晚上,他也终于提笔写了一本奏折,正式向朱元璋提出,由皇长孙朱允继承⽗业,⼊主东宮,或许也有别的大臣想到了皇太孙的可能,但正式向朱元璋提议立皇太孙的,李维正却是第一人。

  五天后,⾼丽摄政王李成桂派来的特使终于抵达了长安,特使叫做裴克廉,官拜⾼丽左侍中,此人是李成桂的心腹,曾经代表⾼丽三次来大明进贡,在大明有着良好的人脉。

  李成桂对这次朝觐大明极为重视,本来是准备四月前来向大明皇帝解释⾼丽政变一事,但突然生的耽罗岛事件和釜山事件打了李成桂的部署,他不知道大明此举的‮实真‬用意,也不敢派兵前去夺回耽罗岛,一直在观察事件的展,一直到八月时李成桂才终于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这竟是大明威海卫指挥使的擅自所为,这件事在大明內部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涛,这个擅自占领耽罗岛的大明军官被朝臣攻讦,这使得李成桂又看到了拿回耽罗岛的希望。

  但李成桂也现,虽然占领耽罗岛是地方军队的擅自所为,但朱元璋并没有因此下令撤军,这说明,朱元璋在这件事上也颇为暧昧,极可能是在要挟他退还⾼丽所占的北方领土,为了能拿出耽罗岛,李成桂在和大臣们反复商量后,终于做出决定,北方占领的土地可归还部分给大明,但耽罗岛绝不能让大明驻军,耽罗岛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重要。

  只要能拿回耽罗岛,他可以不计一切代价,这就是李成桂的底线。

  随着⾼丽使臣的抵达,李维正和秦王及詹徽等人的斗争,也渐渐进⼊了最后刺刀见红的时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