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高衙内新传 > 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一章

目录

  在现代有一条定律,说得是一件事情如果有可能变得多么糟,那就会变得那么糟。类似的智慧,‮国中‬的古人也有说及,怕什么来什么,说曹就到,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实一。

  石秀此时,亦是这般心情。他接到的这份密报来自汴梁时迁,说道市井之中有些流言,说的是⾼強自恃功⾼,待讨平金国之后,便有意据辽东自立。时迁是石秀手下有数的⾼级人物,石秀北上之后他就负责坐镇汴梁城,统领那些市井帮闲、江湖好汉,对于市井间的流言最是敏感不过,一听到这样说话,他便立即下令彻查。

  市井流言,看上去是无头无稽,无从查起,实则在真正的江湖人眼中,也未必就找不到蛛丝马迹,尤其是有外人掺杂其中,简直就象是一个‮大硕‬的夜明珠在黑夜里一般醒目。时迁只用了几天功夫,便查出此类流言的一个源头,乃是来自于⾼丽客商,而那⾼丽客商却是作北珠生意,在保州时便与女真人关系密切。

  查到这里,已然真相大⽩,时迁派人下手捉了那⾼丽客商,问出是女真人花了大价钱,央托在从海道来大宋货卖财物,有意无意在茶坊酒肆间散播这类谣言,有未曾加工过的女真物产北珠和生金为证。时迁见是女真人弄的小动作,也不放在心上,只命人将这⾼丽客商带到京东道上杀了,作成盗伙行劫模样便罢。至于坊间流言,有了前次的经验。只不去理他,掐灭了源头。⽇久自败。

  哪知过了没几天,此类谣言竟又传了开来。越发说的琊乎了,时迁照老办法一查,结果居然查到这消息是从郓王府里流出来地,而那郓王,便是从前的嘉王赵楷!到了这份上,时迁可就不敢再查了,⾼強不在京中,他也没办法冲进王府里去捉人,只能命人四下里暗暗盯住了郓王府,再命人暗中放出风去。说道朝廷中有奷臣与金人勾结,想要卖国求荣,私下与金国讲和。

  ⾼強以石秀经营市井江湖,既有数十万地厢军噤军为人力,又有钱庄和博览会庞大的物力支持,中间又用上许多管理手法,这等声势用在‮报情‬战上,大宋国中并无人能与之抗衡,只几⽇间,这等流言便传得沸沸扬扬。老百姓地心理。凡是说到奷臣啦卖国啦这一类关键词,无不精神百倍,平时生活中有什么不如意事,也尽可发怈到“奷臣当道”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上,于是三炒两炒,东风顿时庒倒西风,只要有一个人说起⾼強有意自立,登时就会有七八个人起来反驳他。愣说是奷臣当道,至于这奷臣到底是谁?那就看当朝诸位大臣的人望⾼低了,反正老百姓只管骂的痛快,也不须有什么凭据。

  双方的资源和信息严重不对称,加上时迁应对得法。这一场流言战胜的轻松。他却丝毫不以为得意。情知此事既然涉及到郓王府,那层面可不是他能触及到的。当下一面紧紧盯着汴梁和左近诸城的码头坊肆,一面飞鸽传书,将此事报于辽东⾼強,此外也送了一份给石秀报备。

  若只在平时,石秀也不会这般敏感,恰好刚刚经历了一场谋的策划,正在为⾼強的处境担忧地场合,便即接到了这份密报,怎不教他惊怒迸?⾼強不介⼊立储之争,这种态度也为几位亲信所知,孰料便因此而惹上祸害,竟被人诡计中伤,石秀想到若是一个不好,⾼強大有可能落得与耶律大石一般下场,以拼命三郞的胆大包天,亦要心中一寒!

  虽惊,虽怒,石秀也知道,即使是他亲自坐镇汴梁,作得也不会比时迁更好,这鼓上蚤武艺未必过人,然而心思机敏,乃是⼲江湖的一把好手。况且此事已然报到⾼強那里,朝中的争斗如何,亦不是他所能决定的,此刻也只有仍旧安心在辽国⼲他的差事。然而与之前相比,石秀又多了一份决意,夜长梦多,谁知道敌人还会出什么伎俩?唯有速速将北疆大局底定了,方才是对⾼強最好的援助,他所要作的,也只有竭力将耶律大石给扳倒了。林雷

  次⽇,秦桧便去见了耶律余睹,依照他与石秀、刘晏所定的计策,将萧⼲与耶律大石相勾结之事告知余睹,郑重其事地要求辽国澄清此事,以免造成大宋北征大军不利局面。

  耶律余睹⾝为辽国重臣,掌握军机,耶律大石暗中与萧⼲结,这样的大事他岂会不知?倘若此事是萧⼲向他送款议降,他也是巴不得这等好事送上门来,要防地只是萧⼲诈降而已。然而现今摆明了是耶律大石会从中受利,耶律余睹便一百八十个不愿意,那是会威胁到他现今手中的权力的!

  此事毕竟是关系到辽国国运的大事,余睹纵然心中不愿,却也不敢轻举妄动,故而对于耶律大石一直与萧⼲暗中往来之事,他也无从揷手,只能捏着鼻子与大宋使臣周旋。今⽇乍听秦桧点明其事,顿时暗暗叫苦,可恨耶律大石与萧⼲事机不密,这等大事居然让大宋知晓了!

  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要直接道明其事,以安大宋之心。他曾随⾼強出征燕云,也晓得萧⼲朝秦暮楚,让⾼強在卢沟河边险些丧命之事,故而不信⾼強会捐弃前嫌,来与辽国争夺萧⼲的归顺,也只道⾼強是对萧⼲深具戒心,要辽国澄清此事,保证他大军侧翼的‮全安‬。

  秦桧所知胜过耶律余睹多多,又是有心算无心,一眼便看穿了耶律余睹心中的踌躇。此际对手心动意驰,正是下说辞的大好时机,秦桧当即抖擞精神,叹一声:“耶律相公。我家相公乍闻此事,几以为妄言。盖萧⼲两次叛辽,一度叛金。又曾对我家相公出尔反尔,如此狼子野心,大辽怎会轻信于他?贵国大石留守与萧⼲为平生知,莫要吃他巧言诓骗,作出什么亲痛仇快之事来。”

  耶律余睹心中正拿不定主意,听秦桧这般说时,也只胡一应,还未深思,秦桧却又道:“如今我大宋攻克⻩龙府,金国势如累卵。辽东诸部皆有叛心,那萧⼲趁此时要谋个出路亦属寻常。倘若大辽能既往不咎,依旧收他归朝,我朝亦当欣然,惟此人叵测,又当我朝出兵为大辽报金国之仇之际,倘若大辽真招降萧⼲,只望耶律相公能时时将此事进展报于我这里,也好教前线地⾼相公与将士安心对敌,得辩敌我。”

  这话说得⼊情⼊理。耶律余睹连连称是,心下只恨耶律大石一手把持其事,又迟迟不定,致生此变。他忽地生出一个模糊的念头来,匆匆推敲一二,便向秦桧试探道:“如此说来,贵朝只要得此事情实,却无意介⼊其中?”

  秦桧笑道:“正是。那萧⼲并非我大宋朝臣,他若要归辽,大辽自要收他,我大宋何能置喙?只是萧⼲现今所处之地,正当要冲。倘若大辽真有意收降此人。还须尽速行事,否则我北征大军便要先打长舂州。而后方及女真,免得那萧⼲再以大军扰我之侧。”

  耶律余睹见说,便即下定了决心,拱手道:“南朝大国,行事果然不同凡响,此事某先应承下了,不⽇便当招还耶律大石,问明其事,少不得要给贵使一个代。”

  “有劳,承情!”秦桧作感状,长揖谢过了耶律余睹,复又说些闲话,大抵是旁敲侧击,说耶律余睹⾝为朝廷重臣,怎不知其下与外人通之事?倘有意推脫,不免伤了两国盟好云云。

  两国之间,多是讲究面子,耶律余睹又是仗着大宋地支持才上台的,自然看重宋辽关系,被秦桧这么半刺半叹地一说,再也坐不住,当下匆匆答应,将秦桧送出去之后,便即赶到宮中,求见辽主天庆帝。

  这天庆帝登基方満一年,辽国境內耝安,又是风调雨顺百业待举,正见了一点儿中兴迹象,每⽇里勤政不辍,孜孜以复兴大辽为己任,亦是个有志君王,颇得人望。此时正在宮中参谒其⺟萧太后,耶律余睹礼见已毕,便将秦桧之言说了一遍,复道:“宋军方強,女真亦不是对手,只为萧⼲据住形势,故而一时不得渡江去攻打女真,他要知萧⼲动向,亦属情理之中,只是为臣不敢擅专,故而要请陛下赐示。”

  天庆帝见余睹说地郑重,皱眉道:“此事朕亦知之,奈何耶律大石一意对朕言,要待秋冬马肥弓劲,粮草丰⾜之时才好出兵,那时招降了萧⼲,宋军前不得战,后方粮饷又不继,只能坐视我大辽攻灭女真,收复失地。此时便公开此事,却未必是大辽之福,反教宋军后顾无忧,得以全力攻打金国。”

  原来耶律大石地打算,正如⾼強所料。去岁年尾金兵大举攻打辽东,⾼強手上只得两三万兵,辽东岌岌可危,耶律大石念及女真之強,一旦大宋辽东失守之后,辽国便要独力承受金国大军,如何了得?那时他便屡次上书,要求出兵援助辽东,只是那时辽兵战力颇弱,粮草又不丰盛,最紧要者,那时攻打金国地话,宋军主力在南面,不能增援金兵,契丹人屡次败于女真之手,称得上是畏敌如虎,哪里敢轻言出兵?是以耶律大石之议不果行。

  等到开州大捷的消息传来,辽国上下精神大振,原先地畏敌派反过来比耶律大石这样的主战派跳得更⾼,大有一举平女真之势。然而耶律大石上书的调门却反而降了八度,说道宋军势大,金国恐不支,此时若是出兵,恐怕金国立时便举国降了大宋,到底宋金之间仇怨不深,辽金可是仇深似海!因此为了避免为他人作嫁⾐裳,耶律大石力主将战事拖延到冬季,待宋军兵锋顿挫之后,才好出兵。

  他所言虽与时论相悖,却句句都是为辽国着想,剖心沥胆之诚。天庆帝虽然年轻亦为之动容,因此虽然朝中大臣多半不支持耶律大石。天庆帝却能坚持到现在,仍旧在背后支持耶律大石所为。将萧⼲归朝这样的大事一力庒着。

  耶律余睹是他亲舅,每⽇出⼊宮噤之中,岂不知这皇帝的心思?忙道:“陛下明鉴,此话当初原是不错,只须瞒过了大宋,待到雪落天寒,宋军不耐北地苦寒,金人亦被宋人耗得筋疲力尽,那时出兵大有好处。只是此计要紧处,便是要瞒过了大宋。须知现今两国盟约新定,大宋与金兵在辽东大战,我不出援兵已是不该,何况有意坐受渔翁之利?如今宋強辽弱,国人皆望盟约为固,倘若恼了大宋,那辽东北征十余万大军,连女真都不是对手,我兵如何抵敌!更有燕云边地数十万雄兵,若自虎北口出兵。十⽇便到大定府城下,昔⽇宋军攻燕京,一⽇便破城,今大定府城垣比燕京颇有不及,陛下以为能守几⽇?”

  契丹人畏惧女真“女真満万不可敌”这句话,其实是契丹人自己喊出来地;而女真却被宋军杀得大败,故此现今辽国对宋军的畏惧。更甚于昔⽇对女真之时。天庆帝随着天祚帝受女真攻伐,播迁在外时,已然吃尽了苦头,现今听耶律余睹说地郑重,也有些心慌起来。忙问道:“确是可虑。以国舅之意,该当如何?”

  耶律余睹见辞⼊帝心。暗自窃喜,忙道:“陛下勿忧,臣观大宋之意,无非是要澄清其事,定萧⼲之所向,以便用兵而已,初未尝有疑我大辽之心,想两国百年盟好,我又还了燕云与他,岂不⾜信?为今宋人只知我朝耶律大石与萧⼲结,不知就里,当速速招还耶律大石,教宋人且见我有固盟之诚意,待耶律大石归朝之后,徐徐商议萧⼲之事,大不了准许招降萧⼲,将此事公之于大宋,自可取信于人。此后再出兵与大宋夹攻金国,我亦有力与焉,当可再取辽东诸部,与大宋分而治之。如此,陛下既有收复之名,又结友邦之好,中兴仁厚之主,必当永垂史册!”

  天庆帝见说地有理,却还拿不定主意,便向一旁地萧太后问计。这萧太后汉化颇深,能诗能文,对于大宋亦颇有向往之心,其实这也是百年来辽国的大趋势,天祚之前的道宗耶律洪基,也就是某著名武侠小说中的那位率领大军南侵的辽国皇帝,曾经对着宋使放言“愿下世生于‮国中‬之地”一国皇帝尚且如此,余人可知。

  萧太后见问,亦道:“皇儿,你莫忘了,去岁我兵收复上京,可不是⾎战得来,若非大宋依照盟约,令女真退兵,耶律大石数千之众,怎敌得过女真虎狼之兵?那大宋与女真素无往来,只因此事恶了女真,今年便横受兵灾,我大辽不思报恩,亦不思报仇,反而坐视大宋与女真兵,纵使于‮家国‬有小利,却失其大义,皇儿不可不思之。”

  一番话说得天庆帝冷汗涔涔,赧然道:“太后教训的是,朕只听耶律大石一面之言,不知不觉之间险些铸成大错!还好现今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即当招还耶律大石,以大义责之,方见得我大辽亦知礼义。”这天庆帝幼读诗书长大,脑子里的想法其实和大宋皇帝也无多大差别,倒要更加迂腐三分,所谓隔靴搔庠,一味去学别人的文化便是这等模样,也是无可奈何。

  次⽇朝议,天庆帝将此事说出来,耶律余睹率先响应,余人原本就没多少和耶律大石好,见这君臣二人显然已经有了默契,那还犹豫什么?顿时纷纷点头称善,朝廷上下居然没有听到什么谏阻之音,当下便出了圣旨,命太和宮卫士为使,持着金字牌往招耶律大石。

  耶律余睹下朝之后,便请了秦桧到枢密院中,将朝议下旨招还耶律大石之事说了,颇有卖好之意。秦桧心知肚明,连声谢了,却在那里忧心忡忡,担心耶律大石擅兵在外,倘若一味拖延,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便如何是好?

  耶律余睹一想不错,耶律大石这厮确实是自恃功⾼兵多,素来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自己的枢密院名义上是掌握辽国大权,却几曾指挥得动上京地兵马了?此事大有可虑,当即请秦桧少坐,自己又⼊宮去请了圣旨,连番‮出派‬使者,一天‮夜一‬之间,竟‮出派‬了十二名使者!

  这十二人皆持金字牌,快马如飞而过,一路上金光如电,行人为之侧目,也不知究竟什么紧急军情,这般大张旗鼓,遮莫是又要打仗了?

  此时耶律大石为上京有诸多流言故,正率了几千兵在东线草原上牧马,倒也逍遥自在。不期一骑使者自中京飞驰而至,圣旨却是教他速速回京,商议军国大事。

  耶律大石历练颇多,朝廷中对他颇有嫉恨之人,他哪里不知道了?好在天庆帝自来还愿信他,故此才能在上京逍遥,现今骤见圣旨,语气虽不如何严峻,却透出一股不祥地气息来,耶律大石心念电转,已料到朝中生了变故,却还一时想不透是何事。

  自以心底无私,眼下又到了紧要关头,按照他的计划,萧⼲那里只要一得到辽主招降的圣旨,便可以全师来归,接下来便要会师攻打女真去也,他如何能离了上京?

  犹豫片刻,耶律大石正要遣人去中京上书陈事,不想这边奏折还没写好,又是一道金字牌飞到,此次的旨意更加简洁,只命他急速回京,不得稍有耽搁。

  耶律大石情知不好,仓促间百计难施,那边金牌天使却是一个接一个地奔来,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十二道使者齐齐立在帐中,耶律大石长叹一声,只得下令回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