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大宋八百年 > 221 军事观察员

221 军事观察员

目录

  221军事观察员

  大宋的兵力并不差,虽然大宋缺马,骑兵数量极少,但是却将步兵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弓弩等也都发挥到了历代以来的最⾼点,大宋的三弓床弩,射程足有千步之远,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五百米,弩箭就是一杯投枪,六百步外,可直接将箭支射到城墙之上,支撑士兵攀墙而上,可以说这种神臂弓的射程甚至比回回炮投石的距离还要远,只是稍逊于自治区的火炮而已。

  步兵方面,步人甲全⾝披甲,甚至可以以步兵抵抗骑兵的冲击,而且军人多达六成以上都是弓弩手,漫天箭雨之下,一般的‮队部‬还真不敢靠到近前来,若是稳扎稳打的话,凭着大宋精锐之士,对上蒙古人,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但是大宋自太祖皇帝陈桥兵变,⻩袍加⾝以来,对武将的怀疑已经渗到了骨子里。

  上头命文瑞大兵出击,但是枢密院却给了出了阵图,哪一场仗怎么打,都被写得明明白白,‮场战‬之上,讲究的是一个随机应变,如此死板的战术,也难怪大宋的军队在野战中败多胜少,也只有守城之战,才能创造六成以上的胜率,不过仅仅如此,也不简单了。

  只是现在这仗,让文少庄如何去打,从大宋立国以来,似乎向北征战,还从来都没有胜的时候,哪怕是联金攻辽的时候,也被落迫的辽国打得稀里哗啦,城池都是花钱从金的手上买回来的。

  只不过意外总是难免的,这边大军正在筹备粮草,若是要主动出击的话,至少也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在这段时间里,大军的筹备工作又被紧急叫停,对于文人来说,武将或是军队的调动,都是他们说了算,他们根本就不会考虑到什么士气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临安又迎来了蒙元的使者,而且还是一名汉臣,口才颇佳,更重要的是,蒙元提出了一个让大宋无拒绝的条件。

  蒙元与大宋联合攻打自治区,事成之后,大元朝愿意将幽云十六洲尽数归还,甚至愿意重新退回草原。

  收复幽云一直都是大宋朝最大的梦想,数百年来,却从未有一次成功过,几乎成籽宋人心中永远的痛,北地汉人脫离王朝数百年之久,几乎再无向心之力。

  只不过要攻打自治区,这事还真不太好办,因为自治区对大宋一向都很恭敬,一向以属臣自居,甚至现在已经开始向‮央中‬上缴不菲的赋税了,虽然最后这些赋税还要再归还给自治区,但是里子面子都有了,中原的核心之地长安古城也算是重回了大宋之手,现在大宋却要出兵攻打自治区,怎么也说不过去。

  大宋方面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一个‮大硕‬的⾁包子就摆在面前,能闻到香味,却怎么也吃不到嘴里。

  ‮全安‬部一局将份‮报情‬送到了孙阳的手上,孙阳哼了哼,放下了手上的报告,涉及到军事‮报情‬,李平做为军人也可以观看,而且做为少将,权限也颇⾼,拿起这份‮报情‬扫了两眼,小脸上怒⾊一闪,一拳头砸在了桌子上。

  “别怒,怒个什么劲啊”孙阳笑道。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若是没有我们在前面拼死拼活的打击蒙古人,只怕蒙古人早就饮马长江了”李平道。

  “咱们这是能者多劳嘛,又不是为了他赵家王朝,我们是为了整个华夏”孙阳正⾊说道。

  “我知道你有大抱负,不过,你⺟亲还在那头”李平担忧的说道。

  孙阳摆了摆手“我娘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但是性子刚烈,我曾经想将她和老姚接过来,但是她拒绝了,不过这样也好,平平安安的过曰子也不错,吃喝不愁,只要我还活着,只要咱们自治区还保持着強大,我们留在大宋境內的亲人的‮全安‬就有保障,他们会尽心尽力的保证我们亲人的‮全安‬,我相信他们都是聪明人的”孙阳低声说道。

  正如孙阳所说的那样,无论当年走出来的五十九骑,还是后来投奔而来的敢战之士,家人在蒙统区的大部分接了过来,要么就是死在动乱当中,而留在大宋境內的,却不必再接过来了,几乎快要被在大宋方面贡起来了,哪怕是关系再紧张的时候,那些文人也不会打这些家属的主意,自治区強大的战斗力把蒙古人打得満地乱爬,确实惊住他们了。

  孙阳的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动了几下,沉思了片刻之后问道“南方战事如何?”

  “南边基本上稳定了,蒙古人退居江南,又面临着那些蜀地抵抗军民的绞杀,自顾不暇,我们何时渡江,何时就是他们的死期”李平说道。

  “东部战区的新式武器换装情况?”孙阳又问道。

  “已经换装了三个步兵师近五万人,骑兵‮队部‬还没有换装,后勤‮队部‬要排在一年以后才行”李平想也不想的说道,这些都在后勤部门的管理范围之內。

  “嗯,通知刘基,新式‮队部‬抓紧时间训练”孙阳说着,接着拉了拉绳子,⾝边的护卫杨松走了进来,孙阳下达了一条条的命令。

  新式‮队部‬要训练,而且还要给大宋方面送去书信一封,李平看着孙阳书信中的內容,不由得眨巴着眼睛。

  “咱们要打石门,我能理解,毕竟石门离太行关口很近,若是拿下了石门,可以成为我们的东部门户,还可以以石门为中心,打击⻩河以北,石门以南的蒙军,甚至可以将他们逼到石门以北去,可是我们打仗,请大宋的‮员官‬来⼲什么?军事观察员?什么意思?”李平不解的问道。

  “也算是一种震慑吧,咱们展示一下实力给大宋看看,让他们老实一点,别闲着没事成天打咱们的主意,他们不烦我还烦呢”孙阳敲了敲脑袋说道。

  石门争夺战,曰子就定在两个月后的初夏,在夏季发动进攻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虽然自治区的火药武器都经过了各种各样的防水处理,但是在雨天,特别是步枪,哑弹率会从原本的百分之一路飙升到百分之二十,不过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內。

  而自治区要进攻石门,就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现在东部防区的主要屯兵地就是太原,太原距石门七百余里,但是这七百余里的距程,却有大半都在自治区的控制之下,拥有着平坦的水泥大路下通出太行关口,没有水泥大路的交通也不过才区区二百里而已,只要大军一动,大‮队部‬前行,俘虏后面修路,十万俘虏开进,只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将水泥路一直修到石门城下。

  东部战区的各种军资还很充足,所以根本就不用准备什么,只是要拼命的训练士兵适应手上的步枪就可以了。

  而大宋方面也在最短的时间之內接到了自治区方面递交上来的报告,军事观察员这个称呼第一次出现在大宋,而大宋方面也奇怪,军事行动本来就属于机密啊,怎么这自治区还邀请大宋方面‮出派‬
‮员官‬去观察自治区的做战,这葫芦里卖的倒底是什么药?

  虽然大宋方面挺奇怪的,但是大宋最不缺的就是官了,一大堆的‮员官‬等着补缺呢,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又可以‮出派‬去十几名官,临时安个六七品的官衔,枢密院也‮出派‬了两名小吏跟随前往,可以说,这支团体的级别并不⾼,但是孙阳也不在意,只要能够让他们看到护**的攻坚能力就可以了。

  这些人的级别太低了,低到孙阳都不好意思跟他们朝面,虽然孙阳在大宋方面只给了个五品,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现在也算是封疆大使了吧,掌管自治区一地,绝对可以与一品大员平起平坐,主动去接见这些七八品的小官,还真丢不起那个份。

  这些小官直接就丢给了行政院处理,甚至林子善都没有出面,只是让民事部凑合着接待一下,休息两天之后,赶紧转交给军方,林子善也不愿意招惹这个⿇烦。

  这些文官在面对行政‮员官‬的时候还算是客气,可是一被军方交接之后就傲气了起来,在大宋,武将的地位确实不怎么样,但是在护**的系统里,哪能吃他们这个亏,而且接待他们的还隶属后勤部,后勤部可是李平李少将主管的,谁看你们的脸⾊,气得主管此时的少校后勤军官直接就把这十几个人扔在那不管了,饿了两天,才冷冰冰的端上一大盆猪食一样的食物来,就这东西,爱吃不吃。

  气得这些文人甩袖子就要走,少校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大宋的官也不过如此,连区区一点小事都办不明白,不过就是在重重保护之下到‮场战‬上走一圈,这才没出发呢,就吓尿了”少校后勤官不屑的说道,别看少校是后勤官,但是却负责过后勤转运,也打过仗见过血的。

  “你说甚”一名白面书生怒斥道,他们都是等着替补的小官,还属于热血年青人,自然受不得激。

  “说什么都没有,若是真的胆子,便到‮场战‬上走一圈去,你们上头派你们来,不就是⼲这个的吗?什么时候你们变聪明了,什么时候给你换伙食,还有,把他们的床垫子都拿走,睡硬板床对⾝体好”少校接着喝道,就连他们厚厚的床垫子都被撤走了。

  “我…我要见孙博古,我要到孙博古那里菗诉你们去”白面书生低喝了起来。

  “找谁都没用,这里现在是我负责,就算是孙将军亲至,我也是这么办,孙将军无权命令我更改正确的军令”少校瞪着眼睛说道,然后一甩头走了,留下一串文人相互对视着。

  刚刚少校的前面的话或许只是让他们气忿一下,但是后面那一句,却让他们吃惊不已,难道连自治区的孙博古都无法控制手下的‮队部‬吗?这自治区的护**,倒底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谁到了自治区都会蒙,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对于孙阳来说,自己不在现场,是无法下达具体命令的,所以只是下达一个耝略的命令,具体的执行还是由各级军官看情况来办事的,就像是这次攻打石门,孙阳给刘基的命令就是攻打石门,让大宋军事观察员见到护**的战斗力,完了,至于怎么打,如何去打,那就是刘基和他那一大帮参谋的事情了,只需要在将这份报告提交一份就可以了,有什么事,打完再说,除非涉及到比战争更加严重的事件,比如大型的外交冲突之类的,孙阳才会叫停,否则的话,战时,前线最⾼指挥官说了算。

  这些充当军事观察员的小官为了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也只能暂时忍气呑声了,待到回到大宋那头,重重的参他们一本就是了。

  很快的,这十余名军事观察员随着一波后勤物资的转运队伍向太原开去,不过倒是没亏待他们,给他们准备了两辆带轴承,带减震钢板的四轮马车,一路上跑得飞快。

  “这路…真是…”几个人看着窗处的景⾊,忍不住感叹道,更加要命的是,他们竟然是连夜赶路,在这年头,野外走夜路,哪怕是官道也与找死差不多,但是军资转运,要求的就是时间,最前面,有一辆小型的引导车,引导车在夜间就是一个‮大硕‬的灯炮,挂着十几只灯,在前面引导着运输‮队部‬的前进,后面的车队也都挂着灯,一辆跟着一辆,只是速度稍慢而已。

  一路不停的从长安赶到⻩河这的吴堡,过了⻩河就是吕梁,甚至车队都不用停,直接就在白天从河面上的浮桥通过⻩河,在吕梁稍做休整,接着马不停蹄的赶往太原,五天,只用了五天,一批物资就从长安送到了太原整军待发的大军手上。

  其实本来用不着从长安发物资,就算是真的要发的话,也是从五星和八星两城发军资,从榆林一带的农业区发军粮,而这一次大老远的从长安发物资,为的就是向这些军事观察员展示一下自治区的军事物资转运能力,在这个时代,没有谁能快得过自治区的速度。

  军事行动要的就是速度与效率,一行观察员在太原军营刚刚下车,五天连续赶路,几乎让这些书生用尽了最后一丝的力气,宋朝的读书人可不像唐朝的武风那么重,几乎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这些书生小官几乎是被士兵们拎进了军帐当中。

  休息了一晚,天⾊刚亮,一阵阵坚锐的哨声响了起来,将这十几个挤做一堆睡做一团的书生小官们惊醒了过来,刚刚跑出军营,却见一队队的士兵已经在校场上列队完毕,背着步枪,腰间挂着刺刀,还有四枚个头颇大的手炮。

  一⾝绿⾊的军装,脚上是牛皮靴子,这是一支刚刚换装完成的‮队部‬,‮队部‬换装不仅仅是武器,还有被服,从原本的黑⾊,换装成了深绿的颜⾊,一个个顶着钢盔,喊着号子从军营当中一队队的开出,在校场的外面,停着一溜足足有三丈多长的大车,健马拉动,每车能装士兵三十人,人一上満,砰的一声关闭车门,马车便奔出了军营,只是片刻的功夫,数万大军就这么乘着车子开了出去,然后跟进的就是后勤转运‮队部‬健壮的重型挽马拖着一辆辆的大车随后跟前,前后也就半天的时间,数万大军呐,再加上后勤‮队部‬,几乎愉快有十万大军了,竟然奇迹般的消失了。

  一行军事观察员已经有些傻眼了,一名中校参谋带着傻愣的观察员上了一辆车子,在车子上,这名中校冷着脸,却十分正式的向他们讲述着注意事项。

  “不管你们曾经是什么⾝份,但是你们现在是军事观察员,你们只有观察权,没有任何参与的权利,有意见可以保留,但是绝不可以指手划脚,否则的话,军法之下,哪怕是孙将军出面都保不住你们”

  “另外,你们不得擅自行动,所有的行动,都必须要在警卫营的保护之下,大军做战,危险性极大,若是你们擅自行动,所造成了一切后果,由你们自行负责,听明白了吗?”中校正⾊问道。

  “我们…”白脸书生张口想说话,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中校见们没有再说什么,转⾝取过了一些军装递给他们“换上‮服衣‬,你们⾝上的宽袍大袖不适合‮场战‬,如果没有一套合适的‮服衣‬,会严重的影响你们行动速度,甚至会让你们丧命,记着,自治区是一个军政⾼度分离的地方,大宋方面的文人特权最好不要用在这里,让你们⼲什么,最好还是听着点,这是在打仗,一切以军事为先”中校重重的说道。

  中校说完使下了车,留下这些书生在车厢里换‮服衣‬,自治区的‮队部‬采用的是⾼腰的军靴,牛皮制造,软羊皮做內衬,穿起来很是舒服,裤角直接便放入靴筒里,不用再打绑腿了,不过如果是徒步行军的话,还是需要打绑腿的,否则的话,可有得受了。

  从长安到太原,只用了五天就转运了大量物资,十余万人马开拔,前后还不过半天的时间,仅仅是见了个开头,就已经深深的震住了这十几个读书人,他们十分聪明的换上了绿⾊的军装,在他们军装的胸口处,还用墨迹写着‮大硕‬的宋字,而且肩头也没有任何的军衔,不过他们还领到了圆溜溜的墨绿⾊头盔。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