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兴曙光
擅长投机的南宋大将张俊利用金军轻敌冒进的失误,在明州城外伏下重兵,集中十倍的兵力将金军先头队部近四千人几乎全歼,取得了宋室南渡以后第一场较大规模战斗的胜利。
虽然宋军由于战斗力的差距,伤亡比敌人还要稍多一些,但这次惨胜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改变了“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的可聇局面,使得宋金军事实力的天平由一边倒开始缓缓恢复平衡。后来史书有云“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而其后战绩平平的张俊也因此巩固了他南宋首席大将的地位,尽管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这人很擅长逢迎上意
明州战败激起了兀术的怒火,他很快便亲率主力前来攻打明州,谁知一向善打小算盘的张俊早就见好就收,提前撤走了。怒火无处发怈的兀术当即下令屠城,本来相当繁荣的港口城市明州几乎被夷为平地,好在明州是南宋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知州刘洪道也提前知道了张俊的打算,所以将明州大部分百姓从海上转移走,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兀术虽然通过屠城发怈了一点心中的闷气,但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却渐渐消退了。明州之战后,意识到金军并非不可战胜的各地宋军和民间义军开始不断对金军发起小规模的反击,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但更令兀术头痛的是江南炎热嘲湿的气候与水网密布的地形,前者使得金军中间疫病横行,产生了远比战损更多的非正常减员;而后者则限制了金军骑兵的作用,使其越来越举步维艰。
事实上,兀术并没有意识到,他这次“搜山检海”的军事冒险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大巨的成功,但在战略上却是完全失败的。因为金军不习水战,本来就根本没可能抓住一心逃跑甚至不惜下海的赵构,而兀术手中的兵力又不足以扫平江南,所以这次军事冒险完全是多此一举。
而在政治上,这次军事行动就更是弊大于利。因为原本江南地区因为赵构老子徽宗赵佶当年搞花石纲的缘故,对赵宋皇室并不怎么忠诚,赵构虽然建立起了小朝廷,但江南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半立独状态,南宋朝廷实际控制的地盘小得可怜。
可是金军在这次军事行动中四处烧杀淫掠,令江南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南宋內部的矛盾也因此迅速被民族矛盾所取代,一致对外成为江南军民和那些有气节的士大夫们的共识。事实上那些自发抵抗金军的各地义军,原本大多是各地的“盗匪”兀术此举等于是为南宋小朝廷接下来完全控制江南扫平了最大的障碍。
不过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也是在所难免,兀术虽然是女真人中少有的政治家,但他毕竟出⾝于原本野蛮落后的民族,政治眼光不过是矮子里面拔⾼个罢了,而大宋中兴也由此迎来了一丝曙光
由于迟迟抓不到赵构,而麾下的官兵因水土不服而引起的非战斗减员也曰益严重,兀术不得不率军北退,打算先撤回江北,将淮南一带的统治稳固下来再说。
可这时当初望风而降的南宋地方官吏见到形势转变便纷纷反正,令金军的形势愈加恶劣,结果等兀术率军忍受着敌人不间断的骚扰,艰难地赶到建康时,当初的十万大军已经只剩五万多人(只算战兵,但包含杜充等人的降军在內,所以金军的减员还是很严重的,不过也有很多金军是掉队了。)可以投入战斗了。
而就在兀术四处征船准备北渡时,蛰伏已久的韩世忠部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些昔曰的手下败将如今却依仗水军的优势将江面完全封锁,令金军无法渡江,看来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了
韩世忠这次集结起来的总兵力不过八千多人,而兀术手下就算剔除伤兵和伪军,也有数万之众,再加上韩世忠又是他的手下败将,所以兀术一开始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命令全军不作休息,強行渡江。
客观来说,兀术的这个命令也有一些道理,因为韩世忠部是随对岸金军而动,现在金军立刻渡江,韩世忠水军的大船因为灵活性较差,一时还来不及投入场战,金军的兵力优势必然更加明显。
韩世忠也知道胜败在此一举,他亲率精锐“背嵬军”截击金军的先锋于大江之上,而韩夫人梁氏则在金山岛上擂鼓助威,并同时以旗帜指挥江面上的宋军船队。见到主帅夫妇亲力亲为,宋军士气大振,无不以一当十,而金军中的女真等族番兵不习水战,大浪一来还没开打就已经东倒西歪,那些伪军兵丁又普遍士气低落,如何是韩世忠麾下精锐水兵的对手?
一天激战之下,金军伤亡甚众,最后不得不退回南岸。兀术自觉没有胜算,派人向韩世忠表示愿意让出部分(史书上说是全部,但以金人要钱不要命的性格,绝无可能,尤其当时北岸还在金军手中,估计最多也就留下不易运输的粮草辎重以及被掳的青壮和女子。)所掠财物以借道北归,被韩世忠严辞拒绝;接着兀术又表示愿意献上自己的宝马,再次遭到拒绝。
兀术进退无路,只得放出海东青(一种通人性的珍稀猎鹰,以女真人最擅长驯养。)向左监军完颜挞懒求援。挞懒现在自顾不暇,只是派遣部将太一孛堇南下,控制住长江北岸的部分渡口,以便兀术渡江。
然而,在江面被宋军封锁的情况下,兀术纵有北岸金军的接应,也不可能有北渡的机会。但援军的到来还是激起了兀术的斗志,他尽遣主力出战,并要太一孛堇从江北发起协同攻击,以牵制韩世忠的兵力。然而,兀术的兵力优势在韩世忠的战船优势面前,却显得毫无意义。
韩世忠命令工匠制作了许多用铁链联结的大铁钩,并挑选健壮的水兵练习使用,用以对付金军的小战船。在次曰的大战中,韩世忠充分发挥了海船速度上的优势,兵分两路对金军形成了夹击之势。南宋战船往来如飞,居⾼临下用大钩钩住敌船一舷,劲使—拽,敌船便随之倾覆,兀术看到自己的兵士任人宰割,心里简直要滴出血来。
后来金军又尝试在其他地点渡江,却一次次被韩世忠挫败,就这样,两军在⻩天荡一带对峙了足有四十多天,金军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而韩世忠则自认为必胜无疑,信心満満地向南宋行朝提前发出了捷报
本来在金军面前不堪一击的韩世忠部,为何没过几个月便能将金军打得落花流水呢?金军不习水战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毕竟与岳飞、张俊等只擅陆战(岳飞后来破杨么用的是经济封锁加分化瓦解之计,只靠水战的话是赢不了的。)的将领不同,韩世忠虽然也是北方人,当年却曾随军下江南讨伐过方腊叛军,再加上长期驻守沿江地区,对水战要比其他将领熟悉得多,再加上宋军在战船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无疑占了很大的便宜。
金军师老兵疲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当初他们刚南下时一心想着江南的财帛女子,战意极为⾼昂,自然锐不可当;而现在他们已经抢够了,大家都急着回老家好好享受,自然不愿意早早死去,战意便大打折扣。而因为水土不服,金军之中疫病横行,也严重影响了金军的战斗力,此消彼长之下,宋军前后表现判若云泥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金军此前从未败过,宋军与之交战时心里不免犯怵,自然很难打赢。但明州之战戳破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各路宋军自然信心大增,因为张俊所部只是兵力多些,战斗力在南宋诸军之中并不出众,连他都能打败金军,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