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医宋 > 第一百零一章 农村改革(上)

第一百零一章 农村改革(上)

目录

  于是南宋一下子获得了四五万纪律败坏的军队,以及不少只知害民的官吏,虽然其中也有些许好人,但终归不是主流。尽管如此,赵构对此还是非常⾼兴的,一方面是他自认为由此可以看出他乃是人心所向的天下“正统”;二来嘛,南宋目前还很缺人,所以就更要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来了

  虽然在那些伪军和官吏的分配上,赵构优先倾向于儿子的特区,但赵旉却并不领情。虽然现在特区发展蒸蒸曰上,而且大氛围也已经焕然一新,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来一些人品不太好的家伙,也应该能够改造成一个合格的人才。但随着特区人口的不断增加(由于夺回淮北和马鞍山地区的划入,加上山东移民的強制迁入和寻常的流民涌入,特区人口已经接近二百万了。),和各方面建设的持续发展,仅靠其內部培养出的人才便完全可以満足需求,没有必要冒险任用那些人品不端的外来人才。

  何况岳家军上次遭受重创,亟需补充兵力,而且岳飞在改造和使用垃圾方面是极有心得的。既然如此,赵旉为何不做个顺手人情呢?其实这段时间以来,靠着本地征兵,以及从山东义军之间转正,卫军现有的两个师已经严重超编,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余人。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快速扩充兵力是很不明智的,应该加強‮队部‬训练,以提⾼军队的素质为重点

  虽然卫军趁虚而入占领了淮北,但此地无险可守,兵留多了负担太重,留得太少,又难以守住。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反而会成为拖累特区发展的大累赘,赵旉思来想去,在卫军目前依然不具备北伐实力的现在,要想牢牢占据淮北,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改造地形”

  所谓“改造地形”说白了就是将“培⾼田地农业技术”推广到淮北地区。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如今的“培⾼田地农业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淮南也得到了迅速推广。可惜由于太耗人工,到目前为止,淮南两路也只有不到三成的耕地改成了培⾼田地。

  尽管如此,效益已经十分惊人,绍兴六年,淮南境內所有培⾼田地小麦的平均亩产超过了四百斤,这还只是一季的产量,令特区的官吏无不欢欣鼓舞。再考虑到培⾼田地在军事、抗灾与生态等方面的‮大巨‬效益,就更是令赵旉振奋不已。

  余粮一多,可以脫离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便可以随之加大,所以培⾼田地的推广速度必然会越来越快。赵旉耝略估计了一下,若集中特区的民夫集中改造淮北的田地,应该可以在一两年內全部完成,到那时,卫军拿下山东的时机便成熟了

  随着培⾼田地农业技术的逐渐推广,‮国中‬传统的以小家小户为基本单位的耕作方式与其显得格格不入,所以赵旉便开始建立大型农场。由于集约化程度⾼,那些古代农业机械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畜力的利用也更加合理,虽然单产没有明显增加,但耕作效率却大大提⾼了,对土地所有者来说,收益比将土地分给一户户的佃农耕种要⾼很多。而且农场的模式也利于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抗灾防灾方面,比起小农经济来优势就更大了。

  但这样一来,特区农村的生产关系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为农场耕作的劳动力不再是所谓的佃农,而是农业工人。看不起农民是不对的,没有他们辛勤耕作,大家都得饿死,但同为劳动阶级,工人相比农民而言,在纪律性、视野、学习能力、竞争意识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不说别的,将农民训练成合格士兵所花的时间,一般都要比将工人训练成合格士兵所花的时间更长。

  不过这样一来,特区需要的农夫数量将大大减少,这些‮业失‬的农民应该如何安置,可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在短时间內,农民们的不満爆发出来,亡国都是有可能的。但赵旉现在却并不担心,由于特区有大量的基础建设要做,而宋代的劳动生产率又低得很,哪怕是‮业失‬人口再多一倍,也一样可以容纳。尤其是现在的基础建设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把力气都可以⼲,这就大大降低了就业成本,比起赵旉前世安置下岗职工来,可要容易得多了。

  由于赵旉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大宋,基础建设的工程量是难以想象的,培⾼田地、运河网、马路⼲道网络都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想当年光是郑国渠这一项工程就耗费了秦国十五年的民力,虽然现在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非农人口比例也大大增加,但即使特区的非农业人口全部投入基建工作,也得花上一两百年时间(当然是以特区目前的状况来计算的,后来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完成时间大大缩短。但即使完工后,这些工程的维护一样解决了数十万人的就业问题。)才能将那三大工程全部完成。

  而那些不适于体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则有迅速繁荣起来的出版业等着他们,所以特区根本不必为‮业失‬问题而担心。至于那些既没体力、又没智力的家伙,那就实在没办法了。毕竟大宋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还没到可以养活大量闲人的程度,不过也不必太过担心,这些人就算造反,也决不可能成功的

  如果在别的朝代,这样大的基建规模足以导致‮国全‬动乱,甚至因此亡国,但宋代却不必为此担心。因为其他朝代都是強征的民夫,不给钱不说,甚至连口粮也得自己准备,对那些贫民来说,这几乎就是死路一条,他们当然会造反了。

  而宋代都是出钱雇佣民夫来完成的,大家有活⼲、有钱拿,⾼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造反呢?而且特区在赵旉的一系列制度下,官吏从中克扣贪墨的情形要收敛很多,民夫们就更加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其实所谓“透支民力是亡国之道”这“透支民力”应该改成“盘剥民力”才对。如果是自觉自愿的等价交换(或者是偏离程度不太离谱的不等价交换),民力再怎么用也不会有问题,而极不公平的交换,甚至是以暴力手段来无偿剥夺,将百姓逼上绝路,那就确实是亡国的前兆了

  由于淮南此前连年战乱,出现了大量的无主之地,其中的大部分都被卫王府利用推行“摊丁入亩”的机会无偿接收,所以建设农场所需的土地倒是多得很。但赵旉这样做还是引起了很大的非议,尤其是一些逃难他乡的地主士绅,几年后回来一看,自己的地已经被王府占了,自然是非常不満,到处说赵旉的坏话。

  其实这些人中也有很多是被留守的士绅或者王府安置的流民占掉了田产,但他们背井离乡,现在大多势力大损,又怎么斗得过那些留下来的地头蛇呢?而那些流民则是贱命一条,他们可犯不着为了那点田产弄出人命来。于是,在他们眼中代表朝廷的卫王府就成了他们攻击的主要目标

  赵旉怎能受此鸟气,他⼲脆立法作出规定,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土地闲置超过两年的都将被直接没收,让他们早点死心。其实这也是为了方便管理的无奈之举,在淮南这种与敌国毗邻的地区,土地所有权的更迭是非常频繁的,如果逃离很久产权依然能够保留,那岂不是大多数土地都只能闲置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