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 > 2、换汤不换药

2、换汤不换药

目录

  习惯搬家

  据记载,夏朝最后的一个王叫桀,是传说中的著名暴君,荒无度,暴无道,估计比萨达姆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腾折‬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就把桀给了结了。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朝随后建立,开国君主叫汤,商汤。不知道他名字是怎么起的,因为商朝国君的名字,一般都是跟天⼲有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用这个起名,比如戊丁,中丁之类。所以商朝的这个开国君主,名字起得比较奇怪。(周朝作谥法,其中有一条“除残去曰汤”看商汤的作为,倒是符合,不知是不是谥号。)

  商朝取代夏朝成为新的中原王朝,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为统治中心,起初以亳为都城。商朝中期的时候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因此商朝又叫殷朝。好端端的⼲吗要迁都呢?有一种说法是躲避⽔患。当时⻩河经常‮滥泛‬,⻩河不是咱们的⺟亲河嘛,咱们的⺟亲河脾气不太好,当时咱们驾驭⺟亲河的能力又很低,所以它老发大‮姐小‬脾气,都城老得避让迁徙。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比较牵強。如果⺟亲河老‮滥泛‬的话,你为什么迁到那里它就不‮滥泛‬了,两百年都没发过大⽔?显然这种往客观上找原因,避重就轻的说法不是特别可靠。

  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是,迁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商朝的王位争夺比较厉害。这个时候的商朝也是采取王位世袭制的办法来接权力,形式上有两种:一种是⽗死子继,另一种是兄终弟及,给谁都是自己家里人,但哪种形式更好呢?明显⽗死子继矛盾少,兄终弟及的矛盾多。比如说我挂了,传给我弟弟,我弟弟挂了传给他儿子还是我儿子?他肯定想传给他儿子,那我儿子不⼲了,凭什么,我爸给你的椅子你应该还给我,然后我坐完了再给你儿子坐,你儿子再给我孙子,应该是这么轮。

  谁占着王位不想往下传了,另一方肯定不能罢手,管它是椅子还是沙发,就开始明争暗抢。所以王室之间的內斗就很厉害,造成迁都频繁,因为这个王把那个王杀了,都城就得换个地方。刚换了地方,他又被别的王⼲掉了,都城还得再换个地方,所以频繁迁都,养成了一个为了抢家具而搬家的好习惯。

  据说汤建立商朝之前以部落的形式就迁徙过8次,都城则至少迁了5次,那时候也没有专业搬家公司,自然是每次都大动⼲戈,估计也累得够戗,所以最后迁到殷就不再迁了。

  头号大坏蛋

  殷朝历经几代发展之后也走向衰落,和夏朝一样,商朝的最后一任君王纣王,也是出了名的暴君,这个纣王比起夏朝的桀王更有⼲坏事的天赋,所以历朝历代但凡提及古圣贤王,大家就自然想到尧、舜、禹、汤,一说到暴君混账,就会想到桀纣。实际上比桀纣坏的帝王有的是,只不过桀纣⼲坏事起家起得早,历史一悠久就成了坏蛋的代名词了,一块儿稳坐头号坏蛋的金椅。通常评价帝王时候,如果这个帝王无道的话,就可以说他犹如桀纣;要是贤明的话,就说他可比尧舜。如果出填空题,尧舜跟桀纣可以当反义词用的。

  纣王的名字叫帝辛“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当时是周公制造了谥:国君死后,后人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来概括出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这个东西就叫谥号。除了秦始皇觉得子议⽗,臣议君,这种做法不能取,从而废弃谥法之外,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在用这个谥号制度。所以几乎哪个朝代都有文帝、武帝。文,经天纬地曰文。武,克定祸曰武、刚強直理曰武。

  谥号一共就五十几个字,帝王的评价不能出了这个圈,就得在这五十个字里找,所以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杀戮无辜曰纣。

  谥号一般分成这么三类:表扬型、批评型、同情型。多半都是表扬型,文、武、德、景,这都是表扬型。批评型就像纣、炀,如隋炀帝。同情型的谥号一般就是给那种两岁继位,三岁退位,或者三岁继位,四岁被杀的皇帝,这种情况一般叫殇:短折不成曰殇。或者像晋怀帝那种:慈仁短折曰怀。刚一继位,还没有什么作为,结果他爸爸一缺德,把外族给引进来了,小皇帝⾝死国灭,这种情况就比较令人同情,但是为数不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