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官场 > 二号首长全集 > 第015章

第015章

目录

  唐小舟注意看了看钟绍基的表情,看到的是面红光。唐小舟暗想,他这张脸,并不像要倒霉的脸吧,如果让命相大师来看,一定认为还会有鸿图大运。当然,唐小舟并不认为命相大师就真能看出细微之处,主要还是看气吧。一个人如果没什么病,加上精神状态良好,自然就面红光。随着钟绍基一起进去,唐小舟立即发现,赵德良的姿态不对。其他市委书记进来时,他是站在室内的,等着市委书记上前主动和他握手,然后请人家坐下,开始谈话。钟绍基进去时,赵德良坐在沙发上,正拿着一份文件在看,并没有抬头。钟绍基显然也感到了情况不对,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唐小舟为了提醒赵德良,主动说,钟书记,你请坐。钟绍基往沙发旁边移了移,似乎想坐,又不敢坐,显得战战兢兢。唐小舟替他沏好茶,见他还站在那里,说,钟书记,坐吧。钟绍基这才谨慎地坐下来。唐小舟将茶递到他的面前,为了缓和气氛,特意说,钟书记,请喝茶。钟绍基说了句谢谢小舟。唐小舟见气氛尴尬,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开始清理房间里前一位书记留下的茶杯。为了施延时间,他将茶杯清理之后,又将茶几擦了一遍,再替赵德良续了水。此时,赵德良才将手里的文件放下,抬起头来,看了钟绍基一眼,问道,篮智蒙的事,你应该知道吧?唐小舟知道,这件事自己留在这里不好,仅仅听到蓝智蒙三个字,他便向外走。走出去并且将门带上时,最后听到钟绍基应了一句,听说了一些。后面,他们会谈些什么,唐小舟已经听不到了。听不到,并非不能猜。蓝智蒙的事,唐小舟只是听到一些传说,而且是一些高层次的说法,这些说法,就算并非全部是事实,可信度也是相对较高的。同时,传说毕竟是传说,和真实还是有相当距离的。也就是说,蓝智蒙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官场动物,她和官员们进行某种换,获得权力资源并且产生巨额利益,这是无可辩驻的事实。与唐小舟相比,赵德良是不需要听信各种传言的,他完全可以直接地通过省纪委或者检察院公安局获得更准确的消息。唐小舟原以为,赵德良今晚的谈话,可能仅仅只是雷江的这次活动或者建工作年的相关工作,听了这两句对话后,唐小舟才意识到,赵德良对一切了如指掌,此次和钟绍基谈话,远比雷江市的活动或者建工作年要重要得多。至少对于钟绍基是重要的,关系到的不仅仅是他未来的政治生命,甚至是整个未来的人生。

  唐小舟自然想到了秋月婷的谈话。显然,对于此事,秋月婷比唐小舟看得更为明确,也更为关切。钟绍基在岳衡当过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和市长,现在又当了雷江市委书记,对于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不是贪不贪的问题,而是查不查的问题,一旦查,肯定有事。有人或许觉得,这话太绝对,一竹竿打翻一船人。难道说,市委书记市长这一阶层,全都是贪官?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是否收受贿赂,对于这个阶层来说,显然已经不再重要,而且绝对是个别的,更为普遍的,却是官场来往。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所有的礼节,是一定不能少的。过年过节什么的,大家都得走动,表示礼节。对于下级官员来说,要表示礼节的人员并不多,也就是市委书记市长什么的。可对于市委书记市长来说,下级官员实在是太多,人来人往,每个人即使表示点意思,一个节庆下来,总数也是几十万,一年有好多个节庆,走马灯似的来往,每年增加一大笔收入,是平常的事。这些能查吗?只要查,就是一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收礼的时候,所有官员都觉得,这只不过是人情往来,一定得收,不收的话,你在当地的工作很难打开局面,只有上面查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个人情往来害死人,数目竟然会如此之大。因此,唐小舟设想着赵德良和钟绍基的谈话时,心惊跳。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又有蓝智蒙这样一个女人,钟绍基恐怕是在劫难逃了。谈话持续了三十分钟,仅从时间上看,很难判断出什么。唐小舟注意过钟绍基离开时的脸色,乌青乌青的,显然看不到刚才进来时的红光面。他仅仅只是和唐小舟点了点头,甚至连话都没有说一句,便向走道的前端迈开了步子。唐小舟很想追过去说点什么,却又意识到,自己并没有任何话想说,理智也告诉他,这不是说话的时候。他于是稍稍愣征了几秒之后,走进了赵德良的房间。赵德良的脸色也不好看,但还不至于难看到无法让人接受。第二天继续开会,地点换了,在荷花湖度假村。这个度假村在昌白县。昌白县环岳衡湖,荷花湖只是整个岳衡湖区域一个面积中等的湖。整个岳衡湖区域都是防汛重点区域,周边土地都划有线,不止一道,有好几道。第一道线内,不准有任何建筑,第二道线内,虽可居住,但不准搭盖牢国较好的建筑,随时要准备建筑被大水冲毁。住在第二道线内的农民,家里基本不置家具或者电器,担心一声令下要逃走时,这些东西背不走,献给了水龙王。只有在第三道线之外,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这样,何必在第一道线和第二道线内居住?直接住到第

  三道线外嘛。关键在于洪水一退,三道线以内,有大量良田。不种的话,实在太浪费,种又有很多难题,主要是住在三道线以外的人去线内种植,路径太远。此外,这一地区还有一个麻烦,面临大面积血虫病的威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