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战之前(一)
魏连横越众而出,动地双手抱拳作揖,说道:“阁下如此厚爱,魏某便是肝脑涂地,也要报答您的信任。”
⻩汉生倒没有多想,他也知道老爷安排魏连横参与战斗,自有他的道理,当下也表态道:“谨遵老爷安排,大伙儿一起携手击退官兵。”
作战计划的大框架定下来了,武器弹药也要准备充分。夏天南命令兵工厂加大生产力度,储备充⾜的弹药,保证战舰和护卫队战争期间的消耗。
军事上的部署完成,夏天南觉得有超越时代的海上力量作为辅助,击退官府这次规模庞大进剿问题不大,他甚至还不如第一次紧张,虽然这次官军的兵力是第一次的五倍之多——⽔师还没有计算在內。
不过,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对手是两广总督,政民治军一把抓,掌握的资源远非区区一个琼州知府可比,对付他的手段也远不止军事手段。
总督大人要攻打盘踞博辅的夏姓贼人,这个消息没多久就在市井之间传开了,对于平头百姓而言,与他们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不过是多了一份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远非这么简单。
⾼宏图自从被夏天南夜袭后,收敛了不少,再也没有去找张明礼的⿇烦。与陕西流贼暗通款曲的把柄被夏天南掌握,是揷在他心头的一刺,拔之而后快,否则不知什么时候暴露出来,被官府抄家灭门都是转瞬之间。
可是夏天南远在琼州,他在广州再嚣张跋扈也只是商人,毕竟不是土匪,没有办法用武力除掉对方。不过他一直关注着夏天南和张明礼,而且打听到,最近热卖的“天涯香”烧酒也是夏天南的买卖。
这次进剿让他觉得有机可乘,立马动用关系,求见总督大人。
不过他最终没有见到王尊德本人,花了不少银子疏通后,他只能见到总督⾝边的一位名叫吕易忠的心腹幕僚。王尊德⾝为总督位⾼权重,历来又以简朴著称,与广州富商极少往来,也看不起这些商人,⾼宏图在广州再风光,也⼊不了他的法眼。
就算吕易忠肯见他,也不过是看在银子的份上。宰相门前七品官,他虽然只是一个幕僚,但⾝份地位远胜一般官吏。
与⾼宏图见面时,吕易忠只想几句话打发对方,算是给了对方面子。他才不信,这么声势浩大的大军进剿海贼,一个经营钱庄的商人能有什么妙计献上,还不如乐捐几千两银子实在。
⾼宏图并不知道对方的心理活动,他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吕先生,小人与夏贼打过道。这夏贼在广州城內开了不少店铺,眼下这城中炙手可热的烧酒‘天涯香’就是出自他手,还有一直畅销的琼州布,也是他的买卖。这两大买卖据说让夏贼⽇进斗金,如果查封了店铺,夏贼就如同被剪除羽翼,不攻自败。”
吕易忠眼睛一亮,这两大买卖原来是夏贼的!
琼州布他买过“天涯香”他也喝过,都是好东西,听说还在城內开了多家分店,赚的盆満钵満。他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机会:于公,可以通过查封店铺,断掉夏贼的财路,造铳铸炮就没了经济来源;于私,如果能够具体办此事,经手之时少不得可以趁机捞上一笔。
他心里庠庠,恨不得立马去抄家封店大捞一笔,已经没有心思听下去,便端茶送客:“⾼掌柜此计甚妙,如果制台采纳,便可斩去夏贼羽翼。我定会在制台面前为你美言。”
⾼宏图想借总督之手整垮夏天南的目的基本达到,也就顺势告辞。
送走⾼宏图,吕易忠马上出门前往总督府。走到半路,他细想了一下,觉得仅凭自己独呑这份好处很难,吃相也太难看,得拉个盟友,便掉转头去找李息觉。
李息觉一听,也明⽩了其中的妙处。计策若被制台大人采纳,无疑能抬升自己在大人心中的位置,封店查抄时,一笔横财自然也逃不掉。不过吕易忠肯与自己分享功劳,自己也要识趣。
“吕兄,这计策我们二人一同进言,不过要言明是你打听到的消息。制台若能让我们办查封店铺之事,自然也是以你为首,我全力相助。”这话表明了,功劳让吕易忠多分些,好处让吕易忠拿大头。
吕易忠很満意,口中却谦让道:“我一人无法推动办此事,自然要靠老弟襄助。”
总督府內,王尊德听了这个计策,抚掌称妙。
“那夏贼制铳铸炮之事若是属实,这广州城內店铺必是其主要财源,若查封店铺,便是釜底菗薪,断了夏贼的财路,大军进剿定然马到功成!”
吕、李二人附和:“制台明见。”
“大军祭旗就在近⽇,这查封店铺之事须得马上理办。此事就由你二人共同主持。”
二人大喜,领命而去。
张明礼也听说了总督要发兵攻打临⾼的消息,对象正是他的合作伙伴夏天南,忧心忡忡,正想赶去临⾼通报对方,却万万没想到,首当其冲遭殃的会是他。
他还没启程前往临⾼,店铺掌柜的就来禀报,布行和酒庄的总店已经被官府查封,据说是总督亲自下的令。布行和酒庄都囤了不少货,全部被封存,店中的流⽔也被清点没收。好在每月流⽔都及时提出,按照比例留下一部分,其余都运往了临⾼,损失不算太大,但两三万两的损失是避免不了。
张明礼急得团团转,店铺被查,事前没有一点征兆,连转移流⽔和货物的时间都没有。不过他马上想到,肯定是有人暗中下手,向总督府透露了他和夏天南的关系。
官府的效率出奇地⾼,没有留给他反应的时间,紧接着其余分店的掌柜也都纷纷跑来,说是分店也被查封了。
这时候,张明礼反而冷静下来了。他对这些掌柜的说:“你们带上伙计,去乡下避一避,等风头过去再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