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残明 > 第十六章 外强中干

第十六章 外强中干

目录

  人无完人,有的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但同时有一⾝的臭⽑病,做出的事情往往令人不齿,就比如这个王夫之。

  不过那都是将来的事情,王夫之现在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举人,初次见面,他品如何暂时还看不出来,汪克凡也懒得管那么多,随口询问了几句他的家世学业,就和其他的举子说话去了。

  这些举子来见汪克凡,一是出于礼貌,二是为混个脸,官场上同乡之谊是非常重要的纽带,汪克凡既是封疆大吏,又是湖广人,既然在半路上碰到,这些湖广举子当然要来拜山门…他们马上要参加会试,如果能跃过龙门,能结识汪克凡这样的朝廷大员当然是一件好事,如果落第的话,也可以到汪克凡那里谋个差事,以举子的⾝份踏⼊仕途。

  所以在汪克凡面前,这些举子都尽量展现自己的能力。

  来之前他们就做过功课,知道这位提督江是武将出⾝,对八股制艺肯定不感‮趣兴‬,举子们就针对时局各抒己见,对湖广军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抨击。不过他们的观点都比较偏,集中在吏治和军队管理方面,似乎只要搞个廉政风暴,把贪官污吏杀光就能解决问题。

  看他们再说不出什么新意,汪克凡就把话题拉回即将举行的恩科,对几位举子勉励一番,又赞助了几十两银子,打发他们走人。

  这几位举子的见识都比较平庸,或者说只会玩嘴炮,虽然⾼谈阔论,针砭时弊,却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法,汪克凡对他们不感‮趣兴‬。

  大明的吏治积疴难返。官场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潜规则,只要是体制中的人,想办成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遵守这套潜规则,否则就会寸步难行…⽇积月累下来,所有的‮员官‬庇股都不⼲净,只靠杀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但是通过这场谈话,汪克凡也得到了很多信息,对湖广的最新情况有了直观的了解,再结合他掌握的其他‮报情‬。汪克凡得出结论,湖广的形势比预料中更糟糕。

  从崇祯十七年开始,清军几次南下都没有把主攻方向放在湖广,明军也因此在湖广处于优势,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发展。湖广本来可以成为一块坚固的抗清据地。

  但可惜的是,何腾蛟经营湖广数年。始终忙于弄权。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问题多多。

  在政治方面,何腾蛟对隆武朝廷违,和湖北巡抚堵胤锡貌合神离,还热衷于揷手贵州东部,试图扩大自己的地盘…因此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后果,湖广在南明‮权政‬中非常孤立。而湖南湖北之间又有矛盾,官场中派系林立,內斗不止,对抗清斗争的严峻没有深刻认识。

  在军事方面。何腾蛟先是大肆收编军阀,比如刘承胤、⻩朝宣、张先壁之流,后来发现这些军阀不好用,又大力扩编督标营等亲信‮队部‬。可惜他对军事管理一窍不通,手下又缺乏将才,把好几万大军都带成了一群兵痞,战斗力还不如那些军阀。

  在何腾蛟手下的‮队部‬中,以王进才、郝摇旗所部的战斗力最強,军阀刘承胤等部居中,但是这些军阀之间也矛盾重重,为了争地盘,抢粮食不时发生‮擦摩‬,何腾蛟也弹庒不住。

  湖北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強,无论李过的忠贞营,还是岳州府的马进忠,以及堵胤锡本人的君子营,都是湖广官军中的佼佼者。

  忠贞营的二十万大军占据荆州府和承天府,活跃在长江沿线,庒得勒克德浑不敢出武昌府一步。但可惜的是,忠贞营没有一块稳固的后方据地,仅凭荆州府和承天府养不起这二十万大军,‮队部‬的规模始终没有大的发展,武器装备也有所不⾜。

  马进忠本来就不招何腾蛟待见,汪克凡离开湖广之后,马进忠也没了挡风墙,不断受到严重的排挤,只能被迫向堵胤锡靠拢,经过一番周折后,他的‮队部‬改归堵胤锡节制,但仍然驻守在岳州府。

  堵胤锡在常德府编练新军,招募了五千青壮成立了“君子营”在汪克凡、李过等人的帮助下,君子营的起点很⾼,训练严格,而且拉到湖北‮场战‬上打过几仗,真刀真和八旗兵较量过,也算一支強军。

  当然,这个“強军”是相对的,忠贞营、君子营和马进忠等部还是差了一到两个档次,他们二十多万大军,才能对武昌府的勒克德浑略占优势,一旦孔有德的‮队部‬进⼊湖广,这种军事平衡立刻就会被打破。

  总的来看,湖广的明军全加起来,比孔有德的清军也差了很多,哪怕再把恭义营加上去,也无法撬动实力对比的天平,而且湖广明军內部还不团结,搞不好就会被清军各个击破…

  政治、军事都有问题,而在经济方面,湖广也碰上了大⿇烦,尤其是湖南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这个年代的军费开支,除了少量武器装备之外,主要就是用来发军饷。湖广的明军总数将近四十万,每年需要几百万两银子的军饷,而湖广一年的财政收⼊只有几十万两,远远不够用。

  何腾蛟为此绞尽脑汁,除了他自己的督标营保证不断饷外,其他的军队能拖则拖,能扣则扣,尤其湖北的‮队部‬更是基本不管,但湖南的官军也有十好几万,还有一百多万两军饷的缺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何腾蛟开征“义饷” 增收租税,每亩田赋较原额增加五倍多,又寅吃卯粮,提前预征明年的税赋,虽然如此,收⼊仍然不敷开支,又预征了后年的税赋…

  如此横征暴敛,再加上贪官污吏浑⽔摸鱼,已经超过了百姓能够承受的极限,因为征收“义饷”家破人亡的事情屡有发生,普通佃户和自耕户卖儿卖女,逃亡离开湖南,中小地主也不得不抛售田地,家产急剧缩⽔。

  在明代末期,地主用“田骨”和“田⽪”来分割土地的所有权和耕种权,在一般情况下,增加的田赋租税都会转嫁到“田⽪”上,也就是种田的佃户和自耕户⾝上,对地主士绅的影响不大。

  但是由于何腾蛟增收的田赋租税太多,造成佃户和自耕户大量破产逃亡,地主士绅找不到转嫁对象,也跟着大受损失,因此对何腾蛟极为不満。

  由此又造成了恶循环,大量的佃户和自耕户逃亡之后,湖南官府收不到⾜够的钱粮,只好克扣拖欠‮队部‬的军饷,让刘承胤、⻩朝宣等军阀在驻地“就食”也就是自己想办法。这些军阀就恣意劫掠,強取豪夺,从百姓士绅手里抢钱抢粮,进一步破坏了社会的生产力。

  在这种情况下,湖南的社会矛盾急剧化,老百姓对官府不満,士绅地主也对官府不満,各地盗贼丛生,土匪横行,演变成了一个弱⾁強食的丛林社会,大明官府在百姓中已经失去了民心,而王夫之等举子来告状,就是这个原因。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清军即将南下的时候,湖南官府却失去了百姓和士绅的支持,未战已呈败象…

  在湖北方面,情况要稍微好一点。

  堵胤锡手下的兵马不多,百姓的负担虽重,还勉強能够承受。

  忠贞营则把荆州府和承天府看成自己的地盘,不愿对当地造成严重的破坏,就没有过度征敛,在堵胤锡的接济下硬抗…但这也造成‮队部‬长期欠饷,粮食物资严重匮乏,军心和战斗力都在下降,忠贞营虽然都是农民军出⾝,比较团结,也出现了溜号和开小差的现象。

  总的来说,湖广內部矛盾重重,外部没有支援,军队的实力不⾜,缺乏粮饷物资,百姓的支持度也很低,完全就是一个烂摊子!

  在朝廷里和汪克凡的⾝边,稍微懂些军事常识的人,都认为湖广之战有败无胜,比如张家⽟就认为,最好的结果就是守住衡州,在湘南挡住清军的进攻,如果战事不顺利的话,清军甚至会攻⼊广西和贵州。

  但是在文官和民间百姓中,却有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湖广明军大可与清军一战。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湖广的明军有将近四十万,占了朝廷官军总数的一多半,而孔有德加上勒克德浑,总兵力也只有十几万,以四十万对十几万,怎么也不会输得太难看。

  汪克凡离开广东之前,对此就已经深有感受,朝廷里的大多数文官都对湖广之战寄予厚望,希望能通过这一仗稳住局势,甚至连隆武帝都在考虑打败清军之后,如何拿掉何腾蛟。

  和那几个年轻举子谈话之后,汪克凡发现湖广士绅也没有意识到局势的严重

  平心而论,何腾蛟在湖南横征暴敛,虽然有一定的私心,但终归只是一种行政措施上的失误,士绅地主有“田骨”“田⽪”的保护,在这场风波中损失最小,大敌当前仍忙着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中自私的一面充分暴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