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同病相怜’
看到叶蕾的反应,俞子卿就知道她已经猜到了,毕竟对方不是一个迟钝的人。
“没错,就和你想的一样,孩子是那个人的。”
或是没想过俞子卿会坦白的这么直接,所以叶蕾有好一阵子反应不过来,直到慢慢回过神来,才知道,有些事根本就是她所不能想象的。
“为什么?”明知道不应该这么问,叶蕾还是忍不住这么问了,实在是有太多个‘为什么’了,让她无法不去想。
“奇怪我为什么会怀着那个人的孩子?”
叶蕾不假思索的就点了点头,她却是很好奇。
“知道吗?因为这孩子也是我的,至少他是我生存下去的希望。”俞子卿的目光落在自己的部腹,眼中一片凄然,语气也透露着淡淡的凄凉。
叶蕾想,她或许能够明白,突然想到什么似的,于是问:“那你当初去酒吧是?”
“嗯,我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人,所以打算在孩子出生前多存一点钱,毕竟孩子出生前后我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收入。”俞子卿说的完全没有任何掩饰,她不怕说,更不怕被人瞧不起,更何况对方不一定会瞧不起她。
听到这些,叶蕾就自然而然的想到这次两个人的相遇,俞子卿的憔悴,还有孤单的⾝影,这么想来,自己是不是比她要幸福呢?只是俞子卿之前的话让她重新怀疑起来,她想就算楚灏轩现在真的在乎她,可他的在乎会维持多久呢?到最后是不是也会变得和俞子卿这样?
其实,俞子卿这么说也是为了履行当初对叶蕾所说的承诺,还有就是她不觉得有什么好隐瞒的,担心叶蕾会说出去?不,无论叶蕾是否告诉楚灏轩,或是那个人知道俞子卿都不怕,那个人都已经抛弃她了她还有什么好怕的?怕他来和自己抢孩子?俞子卿更不会担心,毕竟其他人不知道的,她不会不知道,好歹也在那个人⾝边呆了一段时间不是吗?因为那个人还没有当家做主的权利,如果事情闹大,最后得不偿失的绝对不会是她。当然,很多年后当俞子卿再次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些事并不是能够预料的。
“对了,你的脸⾊看起来不太好,是⾝体不舒服吗?”俞子卿突然问,实际上她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没能找对时机问。
叶蕾愣了一愣,然后头摇说:“没有,或许是好久没走这么远的路了。”
说完这话叶蕾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刚想道歉,俞子卿就抢先了一步说:“抱歉。”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俞子卿摇了头摇,笑说:“我知道,不过还是谢谢你,要不是你的话,恐怕我今天很难回得来。”
叶蕾很想问俞子卿为什么要这么磨折自己,可随后又了然。
“那,我以后能经常来看你吗?”叶蕾问的很小心,对俞子卿,经过这一次见面,她已经完全改变了之前的两次看法,她觉得俞子卿并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人,而且这次她还告诉自己这么多事,她又怎么会怀疑?何况,自己也没什么朋友,寂寞的时候她也想找个人说说话。
似乎看出什么的俞子卿点了点头,说:“可以,但话说前头,我只欢迎你。”话到最后俞子卿有点调侃的意思。
叶蕾听出来了,于是很愉快的点了点头,好像觉得这是两个人之间的小秘密,她很愿意保守,当然前提是楚灏轩不会问,不过就算问她也不一定会说吧?其他事还好,但若是出卖朋友…叶蕾知道自己不会说出来的,孰轻孰重她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说起来,你和楚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作为外人,永远看的比局內的人要清楚,俞子卿也不例外,她能够感觉到叶蕾对楚灏轩的心,同时也能感觉到楚灏轩对叶蕾抱着不一样的看法,那种感觉让她觉得不一定是真的,总有种莫名的违和感,让她觉得这才是将他们牵连在一起的原因。
俞子卿的猜测是对的,在叶蕾说出自己和楚灏轩的事时,从相遇再到同居,包括两个人在一起叶蕾感觉到的那种患得患失,俞子卿不可否认,或许楚灏轩真的对叶蕾是有感觉的,只是那种感觉是什么她却不敢肯定,尤其是叶蕾的感觉,也许这才是关键。
“我不敢保证楚少对你是全心全意的,我算是过来人,所以我只能说一句,他们那个世界的人能有几分真心?只要你不轻易迷失自我,你就还有退路,我知道这么做很难,可是,除此之外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作为过来人的俞子卿只能将自己的亲⾝经历总结出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个道理她还是明白的,却不能让叶蕾真的去赌,自己就是失败的最好例子,但还算好,可叶蕾如果也失败的话,只会像自己一样吗?这个谁也不知道。
叶蕾苍白而又无力的笑了笑,早在从喜欢上,不,或许说是爱上比较准确,从爱上对方的那一刻开始她就知道了,只是不愿承认罢了,也许一开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可到了后来,她就慢慢的迷失了,若不是俞子卿今天再次提起,恐怕她早就已经遗忘了,遗忘两个人的⾝份天差地别,光是这一点,就不是她所能抗拒的。
“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叶蕾无力的说,确实,她真的很无力,她不敢说她已经将真心全部交出去了,就算俞子卿所说的都是事实,而那些事实也都是自己早就知道的,但已经晚了,她想,如果真的走到了最后,除非不爱,否则她一定会痛死吧?
和俞子卿的谈话让叶蕾觉得受益匪浅,同时两个人也拉近了距离,两个原本不在同一个城市的人,因为意外相遇,从相识再到如故,最后两人更不知不觉的打破了最后一道隔阂,成为彼此最贴心的的知己。
有一句话,叫‘同病相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