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书屋
首页 > 言情 > 大明官 > 第四百七十三章惊变

第四百七十三章惊变

目录

  看完榜首,方应物又仔细浏览一遍整个乡试榜,然后又看到两个熟悉的名字。『』一个是第二十一名吴绰,另一个是第七十九名项成贤。

  看来看去,连带他自己在內,这次淳安县上榜三人,比上一科只有父亲这个独苗进步许多。可以想象,如果今科情况依旧不理想,那些可怜的大家‮弟子‬又会被家族进一步庒榨。

  另外两个中举的人中,方应物对吴绰感到有些意外。这吴公子是他们淳安县第一科举世家云峰吴家的精英,这次竟然和他一样,以弱冠之年首次乡试就中举了。

  即便放眼‮国全‬,像吴公子这样二十来岁能中举的人都很少见,足以作为谈资传扬出去了,看来实力确实很出众。他方应物也是把左道旁门发挥到极致,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这才得到的机会。

  至于项成贤,上榜倒是在情理和意料之中,并不令方应物感到惊讶。项大公子也是考过两次的人了,这次更是不遗余力的全方位做好准备,又有石岩偷偷帮他蔵书舞弊,运气好了中举并不意外。

  不过看了几遍榜单,依旧没在榜上看到另一个好友洪松的名字,这只能遗憾了,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在不到三十取一的比例下,中了是小概率,不中才是正常的。

  方应物怀着‮奋兴‬的心情挤出了人群,在外面寻找两位一同来看榜的好友。

  洪松和项成贤都比方应物出来的早,此时两人一个満脸郁闷,一个喜形于⾊。交情好到了这个地步,自然不用太虚伪,是什么心情就是什么神情。

  洪松不必強颜欢笑装作不在意,郁闷就是郁闷;项成贤也不必为了照顾洪松的面子而故意庒住自己的喜悦。⾼兴就是⾼兴。

  方应物上前对着项成贤拱拱手道:“先恭喜项兄了。”又对洪松道:“洪兄也不必气馁。只不过时运未到而已。”

  看到方应物,洪松更加郁闷。上次看着方清之中了,自己黯然落第,今次看着方应物中了,自己还是黯然落第…

  不过郁闷归郁闷,倒也不至于嫉妒,洪松也抬手道喜:“预祝方贤弟宏图大展,明年再中皇榜!”

  项成贤笑道:“看完榜了,得意也好。‮意失‬也罢,其实都是天意!我们找地方喝酒罢!”

  三人便一起来到青云街上,寻了一家酒楼进去。里面竟然客流极大,大概是受了放榜因素的影像。就像项成贤刚才所说的,无论‮意失‬得意。总要找地方买醉。

  此刻若想要单独的雅阁,那肯定是没有了,三人只得在大堂中所剩不多的位置中选了一处坐下。

  坐定后,洪松便道:“我已经打发了小厮回去收拾行李,明天一早就离开返乡!”

  项成贤和方应物十分吃惊,彼此对视一眼后,项成贤先开口道:“洪兄何必如此匆匆?按着惯例。放榜次曰要举行鹿鸣宴,我与方贤弟都要去的,确实无法脫⾝。”

  方应物也劝道:“洪兄若执意先走,那至少也得给我们送行的机会。还是晚走几曰。”

  洪松自斟自饮倒了一口酒,长叹道:“三年又三年,这杭州城,我是一刻也不想多留了!”

  洪松喝酒喝得很凶猛。没多久便醉了,素来稳重的他也变得手舞足蹈。歪歪斜斜的。

  他突然伸出手,一手按住了项成贤,一手按住了方应物,口舌不清的絮叨:“我们三人中,应该说我是读书最认真的,你们两个都不如我!

  项贤弟,你性子太跳脫轻浮!方贤弟,你杂事太多,心思时常放在别处!但却没想到,你们都中了,却只有我落榜,真乃造化弄人也!”

  方应物很理解,其实洪老兄最郁闷的地方就是这里了。三个好友一起来参加乡试,大家若一起落榜也就罢了,却偏偏只有他一个落榜的,就是老好人也免不了生命运的闷气。

  洪松忽然又扭过头,醉眼迷离的对着方应物道:“明年你们两个都要去京师参加会试,哥哥我是没有资格陪着你们去了,但我还是有几句话要嘱咐方老弟。

  你这个人,是能沉得住气、稳得住脚、拿得定主意的人,虽然我们三人中你最年轻,但是我对你很放心。可是项成贤这厮,还是太蠢了!出门在外颇令人不放心,方老弟你要多多照看才是!”方应物哭笑不得,而项成贤则是一张脸扭成⿇花似的,被说的既感动又郁闷。

  却说乡试榜出来了,立刻引起了全杭州城甚至全省的热议。可以说,每三年一度的乡试几乎就是本省最大的事件之一,在省內影响力甚至比会试还大。

  众人除了议论自己的亲朋好友、本县名人外,议论最多的自然是榜上排名最靠前的五经魁首。如果说京城殿试后最受瞩目的是三鼎甲,那么乡试后最受瞩目的就是五魁首了。

  在这酒楼里,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的人,谈论的无一不是乡试榜。

  有人得意洋洋的⾼声道:“前两名我都见过的,那解元李旻博闻強记,才华横溢,而王华则是家学渊源,过目不忘。两人都称得上大才子,能占得前两名,实在是名至实归!”

  “你们知道么?听说李解元乃是当年于公的亲孙子,当初于家罹难,一个有⾝孕的小妾逃了出来,又嫁给了李家人…”

  杭州城人嘴里这位当年于公,只能是大名臣、钱塘人于谦了。于谦只有一子,但这个儿子没有再生出儿子,所以于谦没有血脉后人。这一直是父老乡亲们的遗憾,编出各种故事也在情理之中。

  旁边有人嗤声嘲笑道:“这榜前两名有什么看点?外行看热闹,內行看门道,也就你这门外汉才会看个低水平热闹,谁不知道解元是有才华的,还用你说么?至于说李解元是于公的血脉后人,更是无稽之谈!其实这榜的看点在第三名!”

  先前说话的人在大庭广众下被嘲笑,脸面上挂不住,扭着笑话他的人作势要撕扯“你若说不出个一二三,我便豁出去这张脸皮不要,也要和你理论理论!”

  被扭住的人怡然不惧:“李王两人在如今这三十六七的岁数才中举。放眼将来,更不知道到哪一年才能中进士,而且如果不能中三鼎甲,那前途就实在有限。毕竟年纪在这里摆着,以后运气再好也是四十岁左右才进官场,能有多大前程?

  相比之下,这第三名方应物反而更耀眼,稍微懂门道的人都看得出,这才是真正的看点!”

  周边众人都被带动的陷入了沉思,感觉很有道理。这人环视一圈,继续说:“方应物今年才十八岁就已经中了举,自本朝科举取士以来十分少有,他还有足够多的时间去进一步向上冲击,能走多远也说不好。

  更别忘了他还有个正当盛年、同样潜力无穷的父亲,那方翰林年纪也不过三十三岁,就已经是翰林⾝份,父子齐心无往不利!而且我还听说,方应物的授业老师是商相公,这是一般人能比的么?”

  最早⾼谈阔论的人不知不觉松开了手,他不能不承认,对方说的有道理,自己被嘲笑也是活该。解元李旻和第二名王华两个老帮菜,哪比得上第三名方应物少年⾼中?

  可叹此时世人谁也没预料到,李旻和王华这两位老哥以后偏偏都中了状元,起点不是一般的⾼。

  他们两个虽然‮入进‬官场时间看起来有点晚,但都混到了侍郎和尚书级别,说成功说不上多么成功,但也绝对称不上失败。更别提王华还有那么出⾊的儿子,更是连带着王华本人也多了不少传奇⾊彩。

  而成化十六年的浙江乡试榜,若⼲年后被称为这是国朝科举最有含金量的五经魁首,竟然同一科出了两个状元和一个方应物。

  方应物和洪、项两人也不知不觉停住了谈话,听起别人议论。听到这里,洪松再次举起酒杯:“为了前途无限好的方贤弟満杯!

  

  

  

  

  

  

  上一章 大明官 下一章( → )

返回顶部